梁清平说道:“重天同志,你分管信访督查,我建议这个调查组就由你来做牵头人。”
刘重天心中暗喜,表面上却假装吃惊:“我?我怎么能行?我……我去不合适吧?”
梁清平说道:“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曾在镜州当过两年市长,熟悉情况嘛。”
刘重天以退为进:“梁书记,这件事涉及到赵立春,我觉得还是应该让钟书记亲自出马。”
梁清平不耐烦地说道:“好了不要再推了,就这么决定了,就是你了。正国同志,我们去开省委常委会,通报情况,再研究决定一下。”
白可树和林一达涉嫌经济犯罪,举报材料提供的证据非常充分,还有上头信访督查部门的批示,对他们俩采取措施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钟正国和刘重天非要毫无根据地往赵立春身上扯,梁清平不能不警惕:到底是不是一场毫无原则的内斗?
梁清平不能不怀疑刘重天,刘重天跟赵立春有积怨,而且刘重天一再要求对赵立春采取行动,多少有些公报私仇的嫌疑。
再有,为什么田健举报白可树和林一达的材料,会在省里毫不知情的情况,到了燕城信访督查部门的手里,这个问题也值得深思。
所以梁清平干脆让刘重天当牵头人成立省委调查组,与其让刘重天处于暗处,还不如让刘重天处于明处,更容易看清真面目。
……
离开梁清平办公室,刘重天暗道可惜,他和钟正国一起使劲,也没能说服梁清平将赵立春留下来。
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刘重天对赵立春的恨,缘于四年前镜州的“一城两制”。
当时,镜州市委书记赵立春力主将市委市府迁往新城区,镜州市长刘重天坚决反对,他们俩谁也说服不了谁。
结果就是各干各的,市委迁到了新城区,市府留在了老城区,也就是所谓的“一城两制”,将内部矛盾公开化。
“一城两制”引发了镜州的政治地震,最终结果是赵立春胜出,刘重天一派垮的垮走的走,包括刘重天也被调离镜州。
刘重天原本想借着田健对林一达和白可树的举报,趁机对赵立春采取措施,可惜怎么说都没能说服梁清平将赵立春扣下。
抬手看了眼腕表,刘重天长叹了一口气,赵立春所乘坐的航班起飞了,就算现在梁清平同意扣留赵立春,也来不及了。
不过没关系,刘重天暗暗咬牙,调查组掌握在他手里,他不相信赵立春是干净的,只要用心调查,总能查出问题。
与此同时,一架客机腾空而起,离开镜州,前往上万公里之外的欧洲。机舱内,赵立春正透过舷窗,俯瞰镜州城景。
飞机越飞越高,下方的镜州越来越小,最后被云层遮挡,赵立春这才回过头来问周善本:“你能想象5年后镜州的样子吗?”
周善本说道:“5年后镜州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太好想象,但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下,5年后镜州GDP翻番,肯定不成问题。”
赵立春笑呵呵道:“善本,你是个实诚人,可不要为了哄我开心跟我乱放卫星,5年后镜州GDP翻番,还是有点难度的。”
周善本也是笑呵呵:“赵书记,我怎么会跟您放卫星呢,在您的带领下,镜州的经济已经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前景一片大好。”
翻番可不是周善本为了讨好赵立春放的卫星,过去的5年,镜州的GDP,从之前的不到200亿,发展到如今的将近500亿。
也就是说,过去的5年,镜州的GDP比翻了番还多,未来5年应该还能维持之前的高速增长,翻番应该不成问题。
赵立春欣然道:“你别这么说,镜州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括你的努力。”
周善本确实不会拍马屁,说话很实诚:“镜州的发展确实是镜州所有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赵书记您的功劳最大。”
镜州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赵立春对镜州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正直本分的周善本,对赵立春搞经济的能力,也是佩服得不行。
赵立春笑了笑:“善本,别的干部,我是担心他们偷懒,至于你,我是担心你累死,听说你前几天在私企座谈会上晕倒了?”
周善本不想赵立春担心自己,连忙否认:“没那回事,一时虚脱罢了,不碍事。”
赵立春叹了口气:“善本,我实话实说,你不要见怪,你太辛苦了,你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再这么下去,你随时可能猝死。”
周善本微愣,随即强笑着说道:“是有些累,但应该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赵立春正色道:“你印堂发暗、嘴唇发灰,这是非常危险的征兆,不管再忙,你都要到医院看看,服从医生的建议。”
周善本苦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