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婷比较大气,从她给公司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九州建设!
只是这个公司名字不太适合做外贸,赵瑞龙索性让程程注册一个公司。
九州建设留着搞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这块蛋糕,赵瑞龙没有理由不分一块。
此时机关单位办事效率比较低,普通人注册公司,没有一两个月下不来。
还得跑前跑后走关系,多少还得送点礼,赵瑞龙不用,而且速度奇快。
他直接找到吴春林,请吴春林给市工商局打了招呼,自然而然特事特办。
赵瑞龙不需要一个个部门跑过去,坐在工商局局长办公室就搞定了。
一个个部门的头头,来到局长办公室,为程程的公司办注册手续。
完成公司注册,赵瑞龙带着程程来到省经贸局,顺利拿到出口经营权。
梁清平的一个招呼,让刚刚成立的九州工贸,成为外贸试点企业。
权力的作用再一次淋漓尽致体现,这就是现实,无比的真实。
其实梁清平算挺清正的,他为赵瑞龙提供便利,也是出于公心。
梁清平相信赵瑞龙的能力,相信赵瑞龙能搞好外贸,助力汉东发展。
可即便如此,无论梁清平有多清正,事实上还是为亲近之人提供了便利。
赵瑞龙当然不会假道学装高尚,有权不用过时作废,他更信奉这句话。
搞定九州工贸事宜,赵瑞龙和程程到了吕州,为九州工贸招兵买马。
汉东最大的港口在吕州,京州不靠海,没有海港,隔壁的吕州才靠海。
这也是剧中说吕州经济是汉东最好的原因,沿海地区更有发展优势。
后来李达康把省会京州发展为汉东经济第一,那是李达康的个人能力。
前往吕州的路上,赵瑞龙优哉游哉瘫在副驾驶,由程程负责开车。
别看吕州挨着京州,两个城市却相距两百多公里,还好路况还不错。
程程纳闷地问:“瑞龙,为什么不干脆把公司总部放在海城?”
赵瑞龙索性给程程上一课,不答反问:“说说把公司总部放在海城的理由。”
程程说道:“吕州挨着海城,海城经济远强于吕州,港口更有规模,对一个外贸企业来说,在海城落脚更有优势。”
赵瑞龙说道:“你只看到了海城的优势,没有看到海城的劣势,确切地说,是我们九州工贸在海城的劣势。”
程程挺聪明的,顿时反应过来:“你是说,你在汉东有强大的关系,到了海城,这些关系就用不上了?”
赵瑞龙欣然点赞:“聪明!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在汉东发展,做什么事情都能顺风顺水,到了海城就没这种便利了。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拥有出口经营权,却不完全拥有出口经营权,仅仅只是汉东省的试点,到了海城可就未必会被承认。”
程程明白了,感慨道:“做什么事都要关系,做生意更是如此,你的关系在汉东,所以我们在吕州立足,比在海城立足更有优势。”
赵瑞龙倒是习以为常,他笑了笑:“几千年下来的人情社会,别说现在,再过几十年也是如此。对了,要不要把书婷喊来吕州帮你的忙?”
程程稍稍犹豫了下,说道:“我觉得我可以,不是有你教我么?再说书婷在外贸这块也没经验,叫她过来也帮不上什么忙。”
赵瑞龙调侃道:“你呀,就是喜欢较劲,你跟书婷是姐妹,我对你们没有厚此薄彼,没必要这样。”
程程讪讪道:“也不是较劲啦,只能算是不服输吧。”
赵瑞龙拍了拍程程的肩:“不是较劲就好,不服输挺好的,你跟书婷,以后各做一摊,不存在竞争关系。”
对赵瑞龙来说,女人之间互相较劲,其实没什么不好的,有竞争就有动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明白。”程程轻轻点头,随口问了句,“那你准备让书婷做哪一摊?”
赵瑞龙说道:“先让她管着股市这一块,过两年让她进军房地产。”
房地产可以不用着急,现在杀进去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发展的契机还没到。
一是福利分房还没完全停止,即便福利分房停了,还有集资建房,需求上不来。
二是民众的收入还没上来,以眼下的收入水平,绝大多数人买不起商品房。
所以得过几年,等政策和经济两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房地产才能迎来春天。
眼下赵瑞龙想搞的是实业,只是暂时忙不过来,也没合适的人可以托付。
自主发展技术太难了,在起步阶段,需要花钱引进技术,以此缩短成长周期。
有能力承担这件事情的人才,属实太难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