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2 董小姐的震惊! (1/2)

陈书婷从深城回到海城,深城的股票已经完成清仓,眼下没有购入计划,她留在深城也没事。

三个人开了个小会,赵瑞龙说道:“书婷跟我回京州搞电子产业园,以后股市的事交给雯雯你来负责。”

雯雯问道:“你不是说股市的机会在明年下半年?接下来的一年多我都没事干呢。”

赵瑞龙说道:“倒也不至于没事干,可以做两支个股,一是福耀玻璃的股票,现在才几块钱,有多少收多少,我认为福耀玻璃一定能上市。

另外一个就是抄底深原野,原野公司已经通过重整议案,深城市府很重视原野公司的重整工作,股民还在观望,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暴雷后的深原野,股票从曾经的每股135,跌到了如今的每股1块钱都无人问津,虽然今后难以再续辉煌,重整后每股还是能达到10元以上。

至于福耀玻璃,这支个股不需过多赘述,未来30年国内回报率最高的个股之一,茅台、格力等股票还没上市,现在只能买到福耀玻璃。

此时福耀还没正式上市,只是预先发行了一千多万股,每股票面价值1元,发行价1.5元,等到今年6月份上市,能立马暴涨到40多元。

长期持有也非常划算,虽然福耀玻璃的股价没有涨得很高,到了后世还是几十块,但送股和分红多,如果持有30年,综合回报超过1500倍!

“好的,坚决执行赵总指示。”雯雯满口答应,过去几年,事实一再证明,赵瑞龙的判断都是正确的,照他说的做准没错。

赵瑞龙嘱咐道:“有时间就去港城转转,了解港城的金融市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市场,目光不能局限在国内。”

“我听你的。”雯雯点了点头,意识到赵瑞龙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好奇地问:“港城和东南亚也有好机会么?”

“机会一直都有,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赵瑞龙随口说道,现在没啥好说的,他在港城没多少资金,还在准备阶段。

安排好雯雯的任务,赵瑞龙接着给陈书婷安排任务:“你招一二十个精通英语、日语、韩语的翻译,有商务谈判经验的优先。”

陈书婷好奇地问:“这是准备要跟外国企业打交道了么?”

赵瑞龙点头:“要不然500亿花不出去,国内股市容不下咱们这么多资金了,找国际大公司合作搞合资公司,花钱比较快,将来挣钱也比较快。”

这时候搞合资公司相对容易,因为欧美日韩的公司对于投资神秘的东大是有顾虑的,担心政策变化,搞合资企业,他们只出技术,投资风险会降低很多。

……

给陈书婷和雯雯安排好任务,赵瑞龙返回京州,找准老丈人商量电子产业园的事,赵瑞龙准备搞个电子产业园,引进一批世界知名企业组建合资公司。

梁清平诧异道:“瑞龙,你说的是引进一批世界知名企业,不是一个?”

赵瑞龙故意吊准老丈人的胃口:“梁伯伯,您猜猜我现在有多少钱。”

梁清平倒是配合,猜道:“年前你就有78亿,现在跟我嘚瑟,有100亿了?”

赵瑞龙笑呵呵摇头:“太少了,您尽管往大里猜。”

梁清平笑骂道:“别装神弄鬼的,难道500亿?”

不是他料事如神,他只是随口说个他认为不可能的数字。

没成想赵瑞龙却出乎意料地点头:“梁伯伯,您真是料事如神。”

这下可把梁清平给惊到了:“你还真有500亿啊?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赵瑞龙施施然道:“这就是咱们国家股市的财富神话,不过这种财富神话以后很难重现了,随着股市大规模扩容,几乎是不可能。”

90年只有沪市的老八股和深市的老五股,一共13家上市公司,加上这两年上市的公司,也才几十家,股票总体上供不应求。

结果好家伙,今年就准备上市一两百家上市公司,明年又将上市近百家上市公司,股票一下从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

短时间如此扩容,带来的结果就是股票太多,股民不够用,买不过来,新股上市就涨二三十倍的盛况很难再出现。

梁清平大发感慨:“股市还真是在造就财富神话!去年整个汉东的GDP才2136亿,财政收入仅有152亿。”

眼前这小子所拥有的财富,是汉东全省去年财政收入的3倍还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赵瑞龙说道:“所以我准备投资两三百亿搞电子产业园,多引进几家世界知名的电子公司,助力汉东发展。”

从电子产业着手发展芯片产业,是赵瑞龙准备下的一盘大棋,芯片产业不是无根之萍,不可能从无到有凭空出现。

电子产业是芯片产业的基础,只是现在说芯片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