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想办法筹钱。”
“筹钱?”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大人,这奉元城刚刚经历了粮荒,百姓们手中并无余粮,更别提银子了。”一名官员苦笑,“这钱,从何而来啊?”
“是啊,大人,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官员掏腰包吧?”另一名官员小声嘀咕,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情愿。
李唯安笑了,笑得意味深长。
“诸位,你们觉得,这奉元城中,谁最有钱?”
“这……”官员们再次陷入沉默。
“自然是那些粮商。”一名官员恍然大悟,“可是,大人,那些粮商之前被您整治得够呛,恐怕不会轻易出钱吧?”
“他们会的。”李唯安笃定,“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大人,您的意思是?”
“很简单。”李唯安缓缓开口,“这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他们将功补过的机会。”
“只要他们愿意出钱,我就既往不咎,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官员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明白了什么。
“大人高明!”一名官员拍手称赞,“这一招,真是妙啊!”
“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安抚了那些粮商,一举两得!”
李唯安看着众人赞叹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扬。
“诸位,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还要做好百姓的安抚工作。”
“让百姓们明白,这水利工程,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才能让这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办!”一名官员立刻起身,躬身领命。
“嗯。”李唯安点点头,“去吧。”
“记住,要让百姓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是,大人!”
李唯安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深邃。
“诸位,你们以为,朝廷拨付的款项,为何如此之少?”
“不知。”官员们再次愣住,面面相觑。
“难道不是因为国库空虚吗?”一名官员试探性地开口。
“国库空虚,只是其一。”李唯安放下茶杯,声音低沉。
“更重要的是,朝廷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势力,在奉元城独大。”
“包括我们这些官员,也包括那些世家大族。”
官员们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似乎明白了什么。
“朝廷拨付的款项,看似吝啬,实则蕴含深意。”
“恰到好处的资金,既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又能避免世家大族借机坐大,还能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恩德,一举多得,妙不可言。”
李唯安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官员们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们原本只看到了眼前的“钱不够”,却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和权力平衡。
李唯安这一番话,让他们看到了更高的格局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
官员们看向李唯安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钦佩。
他们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监察御史只是运气好、会钻营,如今才发现,李唯安不仅有手腕,更有远见卓识,政治智慧远超常人。
一位年长的官员率先起身,对着李唯安恭敬地行了一礼。
“督堂大人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人之才,可为我等之师!”
其他官员也纷纷起身,齐声称赞李唯安为“老师”,心悦诚服。
“诸位言重了。”李唯安微微一笑,“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罢了。”
“老师您太谦虚了!”
“您不仅解决了奉元城的粮荒问题,还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您就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啊!”
“是啊,老师,以后我们唯您马首是瞻!”
“我等愿追随老师,为奉元城的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官员们纷纷表态,语气诚恳,态度恭敬。
“好!”李唯安满意地点点头,“诸位能有此心,奉元城何愁不兴?”
“从今天起,我希望你们能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共同建设好奉元城!”
“我等谨遵老师教诲!”官员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堂。
“嗯。”李唯安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去吧,各司其职,莫要辜负了百姓的期望。”
“是,老师!”
官员们躬身行礼,然后依次退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