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剑仙盖聂,加上悟出剑道。
这让张静安的心情格外得好。
嘴里哼着歌,破空飞行,下方的景色不断后退。
神识也是不断地搜索着下一个目标,那便是张良。
张良,字子房,今河南郏县人,汉初三杰,西汉开国功臣,曾经指使过大力士刺秦,是一位非常牛逼克拉斯的政治家。
汉高祖刘邦对其的评价是: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样的谋臣,对于大秦征伐世界,是绝配!
只不过,和项羽一样。
张良对于秦国也是有着十分深重的恨意!
张良作为韩国人,祖父和父亲加起来,做了五朝宰相!
这一家子和韩王的关系十分密切。
韩国灭亡后,父亲忧愤而死,君主韩王安被掳,都让张良对大秦有着极重的怨念。
那个时候他心中就一直有着复国的念头。
没想到在公元前226年,韩国灭亡五年后发生了大规模的反秦叛乱,导致韩王安被嬴政处死。
追死地主攻死亡,这让张良对大秦地恨意达到顶点,誓要报仇雪恨。
要说恨意多浓?
韩国灭亡后,张良还有家仆三百。
但是他没有想过拿着父亲的遗产找一处地方,偏安一隅,而是遣散家仆,用家财寻找破秦之法!
于是有了后来指使大力士刺秦的案件。
虽然失败,但张良却一直逍遥法外,没有被抓住。
足以看出此人足智多谋和胆气过人。
“这怕也是个难啃的骨头。”
张静安有些担忧,张良不会把自己绕进去吧。
这人说好听点是足智多谋,说难听点就是阴险狡诈,说人话的意思,这就是一个十足的老六。
自己的智商还不一定玩得过对方。
神识扫遍大秦,最后在河南一个小县城发现了张良的踪迹。
“咦?是个吃货?”
……
大街上,一翩翩公子身着白色素袍,手里拿着胡饼,在街上闲逛着。
眼神打量着周围的摊贩,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对百姓状态的审视。
这很费体力,买点百姓的美食,不仅可以补充体力还可以让百姓赚到钱,美哉!
自从秦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后,这民间生活确实方便不少。
如今嬴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平叛了陈胜吴广起义,解决了内忧外患。
刘邦刚斩蛇还未起义,就被李信手刃,所以张良并不知晓。
战乱平息,嬴政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和培育水稻,甚至发放稻米赈灾。
百姓的从原来的食不果腹,到现在可以温饱。
似乎,国情越来越好了啊。
加上那个什么张静安,实行天下共学,开化百姓,虽然触及世家大族的利益,却实实在在的让百姓归心。
现在最新的报纸也表明的,大秦现在兴科举,官者,能者居之。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治理国家,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却利于国家,利于百姓的政策。
这大秦,真的是暴秦吗?
张良最近陷入了这样的纠结当中。
时间本身也将心中的国仇家恨冲淡,加上如今百姓逐渐安居乐业。
周亡以来,天下纷争数百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
自己若是继续反秦,挑起祸端,真的是正确的吗?
这段时间,张良经常出来闲逛,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百姓脸上的愁容减少,笑意增多。
或许,周天子过后,真的是秦天子吧。
只是……
想到这里,他还是紧了紧拳头。
自己的家仇国恨,始终无法放下!
对于外人而言,劝人放下不过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可对于当事人而言,这个过程却万分痛苦!
最终,还是摇头微微一叹,转身朝着自己的宅子走去。
宅子不大,坐落在县城西北角。
只不过,没人知道,附近的其他宅子都被他张良买了。
住着的全是自己手下集结的抗秦志士。
张良这些年一直在秘密展览反秦人事,等到有朝一日可以揭竿而起。
历史上,他就带着一百来号人投奔项羽,却不被重用,跳槽刘邦的前期也不被看好。
如今,自己手下只有百来号人,想要反,也反不了。
由于陈胜吴广被摁死,匈奴被灭,六国很多有造反之心的人也老实了。
搞得他想扩招都找不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