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再大的官也得 (1/2)

-

“钦差大老爷,”朱三哈哈大笑。“咋样?俺天州县这大米饭烩菜不赖气吧。”

“不错。不错。”朱颗粒回头瞅瞅朱三,缓缓直起身,一只手捋着颌下稀疏焦黄的胡须,眯起双眼,深吸口气,许久,仰天吟道,“垂涎三尺美味佳肴,五色十光山珍海味也。”

“好。好。”胡惟仁双手作揖,一脸谄笑,“钦差大老爷出口成章,真是好诗句,老朽佩服,佩服。”

“……”众人也七嘴八舌抢着恭维赞叹。

“胡老爷,你呀,”池中清拍拍胡惟仁的肩膀,嘿嘿一笑,“胡老爷,开眼了吧?这就叫山外有山,世外有高人啊!”

“那是。那是。”胡惟仁磕头如捣蒜。“老朽就,就是个山野之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过,罪过。”

“诸位仁兄贤弟,”池中清朝朱颗粒拱手施礼,然后环顾左右,一本正经地,“咱们的钦差大老爷,可不是一般人啊。想当年,在俺们绍兴那可是前朝的大秀才,出了名的师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实,池中清和朱颗粒虽然都是绍兴老乡,但两家相隔有好几十里地,真正打交道也就是同在一个衙门里共过几天事,充其量也就是认识而已。后来虽然池中清投奔义军,是朱颗粒牵的线,但这么多年同朝为臣,俩人也并无深交。

“行了。池兄,”朱颗粒连连摆手,瞅瞅朱三,苦笑,“诸位今天是来天州县吃稀罕饭的,陈年烂谷子的,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朱颗粒打断池中清的话,也是有考虑的。他和池中清是同乡,又曾同在一个衙门里当差,但当年池中清是衙门里的典史[注:1],他只是个支差的衙役,还是个不在编的临时工,所以俩人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至于后来,池中清投奔义军确实是他牵的线,不过当时也是有原因的。这么些年,特别是池中清外放大阳府后,尽管池中清每回进京都要上门登门拜访,但俩人并无深交。他和池中清不是一路人,特别是这次来天州县前,他在皇上那里看到好些弹劾密折,其中就有举报池中清的,眼下他可不想……

“下官遵命。”池中清本来想趁机拍马匹,一来套套近乎,二来也在众人面前显摆显摆自己和钦差大老爷的关系,他可没想到朱颗粒会……,只能顺坡下驴。“钦差大老爷言之有理。俺们今就是跟着钦差大老爷来天州县吃稀罕饭的,陈年烂谷子的事不提。不提了!”

朱颗粒瞅瞅池中清,捋捋胡须,转向胡惟仁,拍拍肚子,呵呵一笑:胡老爷,时候也不早了。美味佳肴摆在面前,咱们总不能眼饱肚子饥,干瞅着吧?

“那是。那是。”胡惟仁瞅瞅朱三,朝众人连连作揖,“只是……,”

“行啦。”池中清朝胡惟仁摆摆手,“胡老爷,赶紧盛(cheng)饭得了。”

胡惟仁为难地瞅瞅站在门口的下人。

下人跑了过来。

胡惟仁摆摆手。转向众人,连连拱手作揖,“承蒙钦差大老爷和诸位老爷抬爱,老朽……”胡惟仁声音有些变调,“老朽惟有掌勺盛饭才能……”边说边挽袖子。

“胡老爷,不必了。”朱颗粒摆摆手,瞅瞅众人,哈哈一笑,“诸位,干脆这样吧。咱自己动手,吃多吃少自格盛得了。”说着拿起放在桌上的饭勺和碗,先是盛了半碗大米饭又加了半碗烩菜。

众人面面相觑。在座的几位除了朱三是官居六品的知县,其余的都是附近各州府的地方大员,平常别说是在大小宴席上,就是在自家府上那也是有专人伺候,断断不会自己亲自动手盛饭的。

眼瞅着众人面面相觑,朱颗粒苦笑着摇摇头。转身朝胡惟仁拱手作揖:胡老爷,这样吧。您有事,就尽管忙去。我们也……

胡惟仁心领神会,稍有犹豫,还是走了。

朱颗粒瞅瞅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了池中清身上,干咳两声,一句话没说。其实,朱颗粒将将本就打算在粥棚周围随便找个地圪蹴着吃上一顿大锅饭,可最后,……。一来,粥棚人挤人,想找个地必然要扰民,二来,也是想给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留个面子,所以他还是听从了胡惟仁的安排。现在……

池中清明白朱颗粒的意思,站了起来,朝众人招招手,“来,来,诸位,都是自家人嘛,谁也甭客气。咱们也自己动手,自食其力。”说着慢慢悠悠盛了满满一大碗饭菜。

“就是!自格盛饭自在。俺来。”有人跟着响应。哈哈大笑,“俺的娘耶,大米烩菜,真不赖气。总算逮着了。”说着三勺两勺也盛了满满一大碗饭菜,临了还往下压了压。

“桑府台,你这……”朱颗粒想笑,但还是忍住了。筷子敲敲桌子,“堂堂知府,不太雅观吧?”朱颗粒在朝中认识的人不少,不过,真正够厚的不多,除了朱三,就是眼前这人青州知府桑二金。

“俺,俺……”桑二金嘿嘿一笑,“俺多盛点省得再盛。”说着又盛了一勺菜。

“你呀,……”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