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1/2)

第三十七节

宋至清是巫镇西北三公里宋庄人,属于巫镇欧桥管区。

宋至清的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庄户人家,老实得有点傻。宋至清的父亲宋老五三脚踹不出个屁来;宋至清的母亲没有人听见过她大声说话,哝哝唧唧的。

宋至清在家里是老小,上面有三个姐姐。三个姐姐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和性格,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儿。

可宋至清正好与一家人相反,敢说敢干,从不怕生。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宋至清学习很好,尤其是数理化,满分是经常的事儿。

老师把难题抄在黑板上,然后问:“会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

老师把目光转向了宋至清,问:“宋至清同学,你能做出这道题吗?”

宋至清回答:“让我试试吧!”

他走上讲台,拿起粉笔,翘着脚在黑板上解答。不一会儿的功夫,题就被他做出来了。

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同学们都很嫉妒他。语文课代表还发挥个人专长,特地给宋至清编了顺口溜:“小黑孩儿,爬讲台儿,难题很快就解开!”

学渣们可不这么文雅,他们相信的是拳头,信奉的是武士道精神。学校与家之间的田野,变成了学渣们群殴宋至清的战场。

面对头脑简单、四肢却很发达的学渣们,这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宋至清一点也不畏惧。

伟人说过,帝国主义好比景阳冈的老虎,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你刺激它,它要吃人;不刺激它,也要吃人。绝不会因为你的投降他就会大发善心。只有坚决斗争,才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宋至清说了,学渣们是要欺负人的,因为他们无所事事。学渣们用欺负同学来消费他们无聊的时光,在学生群里刷他们一钱不值的存在感。你越是忍让,他们越是上劲儿,认为你软弱可欺。只有奋起一搏,才能彻底打垮这帮吃软怕硬的家伙。

第一场恶战在放学的路上爆发,学渣甲、乙、丙、丁在宋至清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围住了他。孩子们之间的战争也学着古人的作战模式,先不动手,先要对骂一阵子。

历史上最经典的对骂,当数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诸葛亮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诸葛亮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王朗你身为汉朝元老级别的大臣,不替汉室着想,却去辅佐逆贼,为虎作伥不说,还振振有辞地教育起我来了,“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王朗听后羞愧难当,就气攻于心,坠马后一命呜呼了!

学渣丙没有孔明先生那么文明,他站在宋至清的面前,说:“爷几个就看你小子不顺眼,想收拾收拾你。”

“你要是知趣呢就服个软,趴下磕上三个响头,叫声亲爹,爷几个就放了你。”

宋至清根本不听那一套,他说:“你看我不顺眼不是我的原因,是你那两个眼珠子的缘故,是它们长错了地方。抽时间我帮你剜下来,换上双狗眼,你就舒服了。”

丙说:“死到临头了,你小子还敢转着圈儿地骂我,弟兄们上,揍他!”

首先动手的是宋至清身后的学渣甲,他动的也不是手,而是脚。甲飞起一脚正踢在宋至清的屁股上。

宋至清想起了伟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逮住一个往死里弄。

宋至清并没有理会甲,而是借着惯性扑向了丙,一口叨住了丙的肩膀,咬的丙呲牙咧嘴、嗷嗷直叫。

左侧的学渣乙过来掰开了宋至清的紧紧抱着的双手,使丙得以逃脱。没料到自己却被宋至清扑倒在地,死死地搂住。耳朵也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宋至清的嘴里,任凭甲、丙、丁三人拳打脚踢就是不松。似乎三人的拳脚没有落在宋至清的身上,而是打在木头墩子上。

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在喊:“耳朵咬下来了!就要出人命了!快找老师去!”听见喊声,学渣甲、丙、丁三人舍下学渣乙,撒腿就跑。

被舍弃的乙狼嚎般地哭了起来。宋至清听到哭声,知道学渣乙失去了战斗意志,于是就松了手,也松了嘴。

他吐了几口带血的吐沫,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