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吕大勇发现了宋至清的心思,就督促范通把王扈屯中心小学的吴颖老师介绍给他。
范通说:“不般配吧?吴老师没文凭、年龄又比小宋大,那腿还......”
“你媳妇比你大三岁,不是一样过得挺幸福吗?你不试试怎么就知道不行?联系一下。”吕大勇说。
一个周六的下午,平常一毛不拔的范通却对宋至清发出了邀请:“晚上到我家吃水饺去,下午没课,你嫂子包的水饺,韭菜猪肉的。”
宋至清一口答应了,他在小卖部给范通的宝贝儿子范义买了薯条、ad钙奶、哇哈哈等一些零食,拎着就去了。
范通的家在王扈屯中心小学的最后排西首。两间通体的房子,其实原本就是学生的教室。计划生育,再加上学生外流,招不起生来,部分教室就闲置起来。于是这两间的教室,就成了范通三口的家。
范通在门口用旧砖搭了一小间厨房,厨房南面的空地上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你像黄瓜、豆角、韭菜、西红柿、菜椒、茄子,应有尽有。
屋里正对屋门的是两张对齐的条状书桌,上面铺着印有鲜艳花纹的塑料桌布,左右各有一把破椅子。一张大床靠着西墙,一张可以折叠的圆桌靠着大床,圆桌上放着两大盖垫刚刚包好的水饺。
圆桌旁,大床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女人,她正给范义批改作业。这个叫吴颖的美女是范义的班主任,她教范义语文和音乐。
宋至清知道她叫吴颖,是源于刚进屋的时候范通媳妇的一句话:“你弟兄俩和吴颖老师先说着话,水饺一会儿就熟。”
宋至清受大白鹅的刺激,看吴颖的眼神有点儿直勾。
吴颖首先开口:“你好,宋主任。”小宋这时还是管区成员,不是什么主任,叫主任是对对方的尊重。
这时宋至清才缓过神来:“哦,哦,你好!有劳你姐俩了。”
宋至清在两张对齐的条桌旁边坐下,范通给宋至清砌了一杯茶。宋至清边喝茶,边聊天,边打量着这位美丽的女教师。
吴颖穿一身深黑色女装,脚踩一双红色高跟皮鞋,小翻领的上衣里面露出雪白的衬衣。她身材高挑,体态丰韵,一头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泻下,和深黑色的女装融为一体。她美目流盼,肤如凝脂,言行举止端庄高雅,宛若一朵盛开的荷花,艳而不俗,美而不娇。
吴颖老师确实很美,她的美和单杏不同。单杏是东方女性的美,娇小而精致;吴颖继承了东方典型女性的精致,又突破了东方典型女性的娇小,所以说她是一位大美女。
“水饺熟了,过来吃吧!”范通媳妇招呼着大家。
这时的范通开了一瓶洛北大曲,嘴里嘟囔着:“饺子酒,越喝越有!”
其实不光是水饺,还有四盘下酒菜:一盘黄瓜油条,一盘炸花生仁,一盘桧菜粉丝,一盘驴肉拼盘。这驴肉和驴杂肯定是吕大勇煮的,因为这颜色和味道别的肉铺子是煮不出来的。
宋至清和范通喝白的,吴颖和范通媳妇游老师喝红的,四人边吃、边喝,边聊着家常。
看得出,吴颖和宋至清两人都对对方有些许好感。吴颖喜欢问宋至清一些大学里的事儿,即便是很普通的、甚至是荒唐的,她听得也那样津津有味。宋至清也许是喝了酒的原因,显摆的有点夸张,口无遮拦。其实,这本就是宋至清的性格。
原本是吕大勇拎着驴肉来催,范通两口子都感觉不合适,也就没有明着挑开。吴颖老师多多少少有点明白范通两口子的好意;对于宋至清来说,他就只知道是来吃水饺的,知道是韭菜猪肉馅的,遇见吴颖是一种偶然。
中国人的婚姻理念是门当户对,男女般配。一见钟情啊,婚姻自由啊,是不会长久的。感官上的那点儿东西,不能当饭吃。中国人婚姻的目的很直接,也很现实,那就是搭伙儿过日子、生孩子,传种接代,繁衍生息。往大里下说就是把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下去。
范通媳妇,师范毕业,中专文凭,干部身份,就是在初中多复习了两年,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老油子,年龄大了点;范通,接父亲的班,工人身份,没啥文凭,可是有年龄优势。一个初中中专毕业的老姑娘,找上没文凭的一个小女婿,也算是扯平了。
可是在范通两口子看来,宋至清和吴颖就没有互补性,不般配。吴颖,没什么文凭,走的招工,也就是工人身份,比小宋大三岁,腿还跛;宋至清,重点大学毕业的理工男,学士学位,有成为21世纪袁隆平的自身条件。
令范通两口子没想到的是,宋至清和吴颖就像两堆浇上汽油的干柴,火柴头刚刚凑过去,腾的一声就燃烧起来了。也难怪,小宋都二十四五了,吴颖老师已经二十七八了。这个年龄的单身男女,对自己另一半的期盼与渴望可想而知。
饭后,小宋主动要求骑摩托送吴颖老师回家,周六晚上的送就预示着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