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回 青峰邈兮 风雪在望(28) (1/1)

勋帝现下也非只愤怒,甚者还有几分悲凉。太子与君父背心背德,此事属实伤他不浅!他甚或有一念闪过:莫不是太子也姓了伏白?!玉室子嗣凋零,莫非终是伏白家血脉要重掌天下?!

程远见勋帝面色阴沉,知祸事不小,刚要进言,却被勋帝挥手喝住,“太子少师还有何颜面见朕?朕把太子交在你手上,意同将大昱江山托付于尔!且看太子作为,你程门羞是不羞?!”

“此事与先生无碍!儿臣也未曾告知先生!是儿臣一意孤行!求父皇不要怪先生!”太子言说。

勋帝嗤之,“都退回东宫!非诏不得入见!但敢抗旨以死罪论!”说罢又瞪一眼程远,拂袖去了。

此一番怒斥太子,很快被伏于暗处的中宫宫人报予皇后。皇后很是忧惧,猜度必是那青门女子告了自己的恶状,夫君听信谗言,只怕要逞一回君威,而宫中总是要推出几个替罪鬼了!

勋帝重回皇后殿上已是日头偏西,秋阳余晖淡薄无温,映出大殿半边煌煌,半边昏昏。勋帝未理会笑脸出迎的皇后,径自往主位上坐了,唤过近身宫人,“宣庆霄殿侍卫轮值中宫。即刻。”

宫人领旨去了。皇后却十分诧异,试探着问,“陛下……何以调拨庆霄殿侍卫轮值中宫?”

勋帝冷目斜觑,未答反问,“伏白印呢?朕方才口谕,是要尔等在此候旨待定!他往哪里去了?”

皇后忙令宫人去偏殿传召伏白印,又继续试探着问,“陛下以为,那青门女子如何?”

“皇后是专指被你调教过循规守礼的青门女子?还是受你恐吓终日忧心惶惶的青门女子?”

皇后哑然,知事情不妙,于是使出第一重挽回之计,行礼奏说,“许是臣妾治下严苛了,惊到了静姝公主。只是宫中事务繁杂,若非铁腕严管,总有兴风作浪之流。凭是这般,尚且有宫人偷懒失责。臣妾也是刚刚得知,想来陛下也许也知情了,那昨夜吟箫之人正是出自熏月庐内。原来有宫人一早便探得了消息,只是忘了回奏本宫,方才来说了,只怕会引出甚么误会。”

勋帝瞄向皇后,并她身后所有宫人婢女,“哪位宫人?站进来。”

自皇后身后立刻有宫人站出,正是清晨时分大闹熏月庐的那位,他向前紧走几步伏跪在地,“回陛下!老奴也是一时给忙忘了!未能及时回奏皇后,以致陛下问起,皇后尚不知情。”

“你倒肯担责!却也不枉皇后疼你这些年!既是如此,朕且代皇后赏你三尺白绫如何?”勋帝语意平静,挥手指令身旁侍卫,“带下去。绞死。抛尸荒野。收尸者一律同诛。”

那宫人大惊,扭头看向皇后,将呼一声,“陛下恕罪!皇后恕罪!”即被侍卫左右拖拽拉了出去。

皇后半晌方自惊惧中转醒,慌忙求情,“陛下!祁禄侍奉中宫多年,今不过一时疏忽,既未伤人命,也未至祸事,何至死罪?还请陛下三思!能从宽处置!”

正说着,伏白印被带上殿来。他本在偏殿打盹,听诏赶来正殿,刚好瞧见庭院前绞杀祁禄,不觉心神一悸,所有刚下夜值的困顿与素日漫不经心的狂妄,皆在此刻作流云退散!他长长吁了口气,又定了定神,心中复念“伏白家累世贵族,无人敢伤”,方才又复从容入到正殿。

皇后还在为宫人祁禄向勋帝求情宽恕,回头望见伏白印,也是心神一凛,不觉间慌得更甚了。

勋帝瞥过伏白印,想起青鸾曾言,受尽伏白家浪荡小儿轻薄欺凌;又想到青澄有说,独是那伏白印不服太子呵斥;再想他终日以侍卫之名浪荡中宫,左一声姑母,右一声姑母,倒似这皇廷是他伏白家的!勋帝愈想杀心愈重,左思右量,惟是忌惮“伏白”二字!倒底是开皇姓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