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恳请陛下惩处曹正淳、曹少卿,以此安定我们的心,朝廷上下之心,以及全天下的文人之心……”
十多位朝廷重臣一齐跪倒在地,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架势。
“陛下!曹总管、刘总管求见!”这时,内侍又高声通报。
杨天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懒懒散散地说:“宣他们进来!”
“陛下!冤枉啊!”
“陛下!微臣实在是冤枉啊!”
人还没到,声音先至,门外传来两声悲愤的呼喊,随后曹正淳和刘瑾两人急匆匆跑来,与那些重臣一同跪下,高呼自己冤枉。
“无耻老贼!”
“老贼,你们竟敢喊冤?”
十多位重臣同声斥责,吹胡子瞪眼,怒不可遏。
“微臣冤枉啊,陛下,他们这是诬陷。杨宇轩意图谋反,这本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况且,边疆重镇的统帅杨怀安还企图劫狱。如果不是杨宇轩有谋反之念,杨怀安为何要救他?”曹正淳大声喊道。
杨天心中暗笑,冷眼旁观这群演技堪比奥斯卡影帝的大臣们表演。
明朝中后期,朝廷重臣几乎个个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至于皇帝、天下百姓,在他们眼里算得了什么?
自己的利益才是头等大事。
甚至到了明朝末年,外敌缺粮,晋商竟然还向敌人售卖粮草,足见这些商人的无耻。
为什么几千年来商人的地位一直低下?因为在他们看来,民族、国家、百姓,都不如自己的利益来得重要。
而这些朝廷重臣背后,正是这样的利益集团在支撑。
比如东林党,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阶层政治集团。
现在虽没有东林党的名号,但江南士大夫主导的政治集团已经形成。
还有得到晋商、徽商等各大利益集团支持的朝廷官员。
这些利益集团之间既有斗争,也有合作。斗争是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合作则是为了抗衡皇帝,有时连皇帝也无法与他们的势力相抗。
于是,宦官势力应运而生,皇帝试图借助宦官的力量来对抗朝臣。
这是帝王平衡权力的艺术,本无可厚非,但错就错在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宦官势力坐大,皇帝成了傀儡,有名无实。
不论是宦官还是文臣势力,都不愿意看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出现。而先帝,刚有励精图治的迹象,就突然重病离世。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实际上先帝是中毒身亡。
可能是宦官势力所为,也可能是文臣势力的手段,或者两者合谋。
每当杨天想到这里,都不寒而栗。
而且,这是一个武侠世界,到处都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寻常手段根本无法阻挡他们。
刘瑾和曹正淳能权倾朝野,除了掌控东厂、西厂,也因为他们本身是顶尖高手。
原本文臣势力应该能与宦官势力分庭抗礼,但文臣内部派系众多,时常意见不合,难以一致对抗宦官。更不用说,有不少文臣投靠了宦官势力。刘瑾和曹正淳虽然对立,但也明白单凭一方难以压制文臣,因此常有合作,使得朝中宦官势力压制了文臣。
早先在明朝前期,朝中文官集团与勋贵集团是对立的。勋贵集团随明太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被封爵位,掌握军权,与文臣相对。
但在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武将集团元气大伤,失去军权,勋贵集团便成了空壳子。
有名无实。
如今,宦官势力与文臣势力齐聚杨天面前,只为一个“正义之师”的名头。
“李阁老,您有什么要说的吗?”杨天看向李东阳。
此人老谋深算,在真实历史上,他与刘瑾周旋直至刘瑾倒台,自己却安然无恙。
同时,他也是太子太师,是杨天的老师。
刘瑾和曹正淳低头,嘴角勾起一抹阴笑。
“杨尚书一心为国为民,对陛下忠心耿耿,何来谋反之说!”李东阳怒视曹正淳。
“陛下,我这里有杨宇轩谋反的证据!”曹正淳说着,掏出一封密信。
李东阳等人怒目圆睁,紧握拳头,眼睛里几乎要冒出火来。谁不知道东厂、西厂最擅长捏造罪名。
内侍将密信呈给杨天:“请陛下过目。”
杨天打开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无非是列举了杨宇轩的罪状和所谓的事实,杨天也不清楚是真是假。
看完后,杨天将密信扔到李东阳面前,淡淡说道:“李阁老,您看看吧。”
李东阳拾起密信,阅后全身颤抖:“陛下,这些都是东厂编造的罪名,全是无中生有!杨尚书对陛下忠心可昭日月!”
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