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那日,还真有流民摸到了老袁家来,几个屋子值钱的东西都给摸走了。
全家损失最大的就是马氏,翠花给她的零花铜板和袁老二的工钱都在里头,被人一锅端了。
翠花的卧室里,值钱的东西都在空间里,只被偷了几床麻布被子。
全家一致庆幸:幸好挖了地窖,把粮食都放进了地窖聊,也幸好孩子老人都进了地窖,流民进屋,谁知道会不会灭口啊?
总之,地窖就是挖对了!
准备工作还在继续。
翠花从村里的老篾匠家买来了,大大小小十多个,用竹子编的背篓。
还给两个小崽崽买了两个,有盖头可以扣起来的小背篓。
这种装载量大,且轻便的工具很是好用。
期间,胡老爹来了几趟。
终于下定下了与闺女一家同行逃荒的决心。
在确定逃难出发日后,下游村的村民们也陆续得知老袁家要走的消息。
剩下的一百来口人,除了老的跑不动的,还有亲戚可以投奔的。
只剩下了六十多口,八户人。
他们竟然都请求同跑。
袁大堂伯和袁二堂伯家是最早知会的,也是必跟的。
这两家因为在村子中间上半段些。
几个儿子是抗匪主力军,奈何武力值不高,都被砍杀了。
两家分别剩下了老夫妻一对和小孙子/小孙女各一个,加起来,也才六口人。
江来娣的大姐江招娣,还活着。
江家老两口和上门女婿都挂了,哭哭啼啼带着俩娃求着和她妹子一家同行。
除了她家,这五户人里家家都有巡逻队成员,家家都有壮劳力。
翠花表示同意。
她也给大家分析了现状,表示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京城。
村民们都张大了嘴,没想到要跑这么远的,但是如今下游村,就跟鬼打死了人一样。
请了会看风水的道士来过一趟,道士进村后就吓得屁滚尿流。
实在也呆不下去了!
算了,算了,跟着走吧。
除了下游村八户人家,上游村赵秀才也要求加入,他家一共六口人,老两口,独子一家四口。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虽然和上游村有仇,但是赵秀才家还是不错的。
主要人家还是大头娘,娘家姻亲,他们管不着。
袁大妹和马氏,连续在家做了三天石头馍馍,家里所有的灰面得在走之前用完。
圆溜溜的小颗鹅卵石,被洗得干干净净,铺在大铁锅里。
中小火把石头烧得滚烫,不断翻炒,让石头受热均匀。
最后在石头上刷一层黄豆油,再把一个个的面团拍在石头上,面团上再盖一层石头。
这样烙出来的馍,表面坑坑洼洼,焦黄,吃着干脆,非常耐放。
晚上在空间里面,翠花也不停的做石头馍,存放了几大筐。
剩下的大米做成了锅巴,一切都以耐储存为准。
鸡公车,老袁头最后做出来五架,说是要送两架给胡亲家。
出发前,他们还重金贿赂了青县师爷,给十一户北上京城的人家开了路引。
贵得不要太离谱!
除了每家收纹银五两,还给了一个金元宝,让把这十一户人家,全做成族亲加姻亲去京城投奔族人。
等老袁家三人伤养好了,出发日也到来了。
这天,袁老二推着鸡公车打头。
他的车上放着他的大背篼,背篼里面是布袋子。
装了一百多个石头馍,一袋子锅巴,两三斤牛肉干。
还有他自己的衣物,水囊,铁枪,长柄砍柴刀,他亲手打的深口双耳铁锅。
推鸡公车的袁家成年人,大多都是这个配置。
连大头和二头的小背篓里面,都放了馍和肉干。
袁老三第二车,翠花第三辆。
老袁头驾着骡车跟随其后,马氏、袁大妹、两崽两呆在车厢里。
黑虎和黑豹跟着翠花撒欢的跑,连他们的娘亲老黑,都不带搭理的。
老胡家的骡车走在袁家的后面,胡老爹驾车,里面是个娃加张氏和赵三娘。
三个嫂子轮流坐骡车。
被亲家赠送的两架鸡公车,被胡二牛和胡三牛推着。
胡一牛自己背着大竹背篼,牛大妹和江来娣拿着各自的包裹腿着。
二嫂牛大妹的娘家人,不愿意离开二峨山,说是家里老祖母死也不离开她的家乡。
劝说无效,只能泪洒挥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