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和家里人商量。
“狼群毕竟还跑了十多头呢,听说这玩意儿报复心强得很。但是咱家这把锄头杀伤力太小了,用起来不趁手!”
老袁头张了张嘴,半天憋出来一句:“我的斧头可还行?”
翠花摇头:“爹,你的斧头一是太小了,二是手柄太短了,狼这种猎物要是近身到跟前,咱的肉体凡胎可抗不它们的牙齿厉害。”
“那你想要用啥子?大砍刀?”
翠花脑子里能想到的武器有限,又觉着刀具什么的比较显眼。
比划了半天,结果是想让袁老二给她捶一柄红缨枪:“手柄也用铁打,木棍什么的拿着没有重量,不趁手!”
大儿媳妇做这些可都是为了家里人的安全,没人会反对。
她还把胡老爹给的五两小银锭子,塞给了袁老二。
袁老二能咋办?
他决定请他师傅出马,这活儿自己怕是干不好的。
自家人,不坑自家人!
狼群袭村的余威,还未散去,雪也下个不停。
干冷变成了湿冷,麻衣根本就不抗冻。
唯一的好处就是,雪化成水,家里人洗洗涮涮什么的都方便了。
村民们除了夜巡,也基本都家里烤火。
老袁家,就是在这个鬼天气的晚食间,迎来了外嫁女袁大妹。
袁大妹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嫁到隔壁麻柳县苟家至今,九年。
苟家当年有七个儿子,穷得叮当响。
苟大娘就看中了十八岁的大妹勤快、长得周正。
虽然被后娘拖了后腿,但是自己家条件也就这样了,还得给余下几个儿子娶老婆哩。
年龄大点,懂事。
懂事的袁大妹,没有遇到懂事的婆家。
九年时间没有生出一子半女,今天是被她男人休回家的。
看着只知道哭得昏天地暗的大姑子,翠花一肚子的火气。
欺负老袁家没人了么?
憋着气,还把大姑子从地上拉拔起来,让她先吃了碗热乎乎的稀饭。
袁大妹早就饿得两眼昏花,手软脚软了。
狼吞虎咽的吃了一大斗碗稀饭。
待她吃完,翠花才问:“为啥子苟家都没来人通知我们呢?还在这个时候休妻嘞?”
经过袁大妹的一番哭诉,大家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样:
虽然生不出娃的袁大妹,平时没少挨打和被妯娌挤兑,但胜在老实勤快,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吃的少,干得多。
苟家拿她当个壮劳力使唤,平时只是在言语上指桑骂槐,却也没啥实际动作。
但是今年因为干旱,比麻柳县还严重的安义县,早就颗粒无收。
他们作为蜀王地盘上的第一波灾民,在把能啃的都啃完后就逃离了家乡。
打仗期间,预备粮早就告急了。
县衙连粥都没有施上一口。
苟大娘的亲妹,拖家带口从安义县跑来麻柳县投奔亲姐。
孙家一家子十六口人,三儿一女,还分别娶妻生子,最小的闺女孙幺妹今年十六岁。
虽然姐姐家能暂时收留,看着也不是很富裕。
这家人只一门心思想着,多赖些时日。
听闻这个大侄媳妇多年未生养,这个大外甥看着牛高马壮的。
眼皮子浅的孙家老太太,就出了个馊主意,让苟老大休妻娶表妹。
二十七岁对抗十六岁,本来也没啥良心的男人,很痛快的答应了。
于是包袱裹一卷,袁大妹直接腿回了家。
袁大妹眼睛都哭肿了,喉咙沙哑:
“我婆婆这些年一直骂我是不下蛋的鸡,他家就是太穷了,不然早就想把我休了!人家送上门来的小姑娘,又不要聘礼,哪里还有我的活路啊?他家不送信,就是怕我爹和我弟去找他家麻烦,想快点给我打发走了他们家好马上再娶......”
在一旁听了半晌的马氏,破口大骂:
“他要休你,你就麻溜滚回来了啊?当我们是死人啊?你自己怎么不托人带口信给你爹?老娘当年还陪嫁了你四床被子,你爹还给你打了床和柜子,你居然啥都没带就回来了?你还有脸哭!等老娘骂不死他老苟家去!”
一家之主的老袁头都快愁死了,嘴巴本就很笨的人,气得原地转圈圈,“这可怎么整?这可怎么整?”
因为狼灾,暂时在家蹲,没出门的袁老三恶狠狠道:“大姐,你且等着,我不去砸死他狗日的苟家!”
在袁大妹背上长大的袁老二和袁老三,对有这个大姐还是有几分孝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