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变故 (2/5)

说话,程韵理也不理,跟护卫吩咐,出宫而去。

定南王带着杨轩第一个赶到了,定南王痴呆呆的看着昏迷不醒的皇帝,跪在他面前,拉着皇上的衣角,攥的紧紧的,仿佛这样,就能把他拉回来……

第二天一早,后宫妃子以及众皇子在旁殿等候消息。

皇太后那边传来消息,知道皇上昏迷后,皇太后激动之下,昏迷不醒。宫里又得派人派太医去料理。

皇宫人心惶惶,哭声一片。皇后留下的亲信,收到指令也开始折腾,不大不小的出了几件事。

现在的实权人物之一刘阁老,是皇后的叔叔,这个时候出来说“太子殿下,安王殿下,皇上和皇太后。这种状态下,应该请皇后娘娘出来主持后宫啊。”

他所说的,也不算没道理,皇后虽然就圈禁,但皇上并没有处罚,也无废除,所以皇后还是皇后。

太子只能答应。

皇后知道皇上昏迷,她又要放出去的消息,开始震惊,茫然无措,继而伤悲,还莫名的有一丝惊喜。

短短的几息时间,她经历了这么多情绪。任凭宫女们给她更衣梳头,心里在不停的盘算,这几年,她可是老了不少。

等她从自己的小院出来,看到广阔巍峨的皇宫宫殿,她发现自己,只剩喜悦和期待了。

“呵!本宫,回来了!”

众宫女簇拥着她,到了皇上的寝室外:“皇上!“她凄婉的哭喊一声,跌跌撞撞往里走。

刚一迈进殿门,屋里传来太医令的喊声”皇上,驾崩了!”

皇后“……”好哇,你狠!最后一面都不与我相见!

丧钟敲起。

礼部和宗人府以及相关部门,按照规程往下走。

按道理,皇上的后事和新皇的继位,应该同时进行,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嘛。

但一有人提及新皇登基,总有人出来左右言它,还人数不少!

刘阁老不动声色。与刘阁老相对的林阁老,去年母亲高寿过世,他在老家守孝不在朝中。

所以很多官员感觉事情不对,都沉默着采取观望的态度。

太子脸色又黄又白,两个大黑眼圈,比死了的皇上脸色好不了多少。

关了好几年的皇后,终于又见了天日。她这一生,经历过几个人生阶段,闺中女儿的娇贵,入宫后做为妃子的安静本分。

皇后死后她被立为皇后,开始的贵重内敛,后来的威严算计。被关几年的灰心失意,这再一出来,又进入新的阶段了。

皇帝没了,她就是天!

她脱胎换骨,气势十足,毫无顾忌,张扬跋扈,哭皇上时跟人寻常农妇一样停无形象。歇斯底里的质问每个人皇上为什么就这样去了……

开始挨个拷问太监和宫女,包括黄总管。

并且厉声盘问那天在场的官员,太医,事无俱细的问个明白,记录,要签字,还要互证。

皇帝如何发的病,前期都有什么表现,吃什么喝什么拉几次睡多少?有没有人注意到异常,为什么没人注意到?皇上怎么可能一下子病得这么重?肯定有预兆的,你们这些为子为臣的,为什么没有注意!

太子呢?安王呢?

其实她知道自己所出的安王,并没有参与这些日子的救灾朝会。

到底什么病症?如何抢救的?用的药方子,都要太医背对背的来重新诊断。

现场人都什么反应?太子是怎么反应?做为儿子,他表现的正常吗?有没有延误治疗的嫌疑。

设圈弄套,威逼引诱,把事情往太子身上扯。

当时在场的,就有刘阁老一派系的,还是他的亲信。肯定含含糊糊的说辞,经皇后嘴里一转。

一个在公事上不能与皇帝分忧的太子,一个丝毫不顾忌父皇身子的儿子,就新鲜出炉了。

一连几天,先帝下葬和新皇继位,讨论来讨论去,每走一步都磕磕绊绊。

群臣在一起商议,刘阁老这些日子,晚上忙个不停,白天在朝上养神。这会儿闭着眼装难受,一句话不说,他的派系,都按照晚上的安排出来搅局。

被拷问了两天,又不睡不休忙了两天的郑进刚回到家,同僚兼好友找上门,话里话外,都是担心皇帝走的突然,太子性格温和,不能担此大任。

郑进毫不犹豫的说:“太子忠厚孝顺,先皇帝很是重视,这么多年太子地位稳固。前些日子朝廷遭受那么大的灾难,太子一直跟在皇上身边,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到眼里的。

灾难还没算完全过去,皇上又殡天,这个时候,可不能乱啊,咱们做臣子的,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哪。“

那好友只得讪讪的走了。

虽然郑进的态度很绝然,但朝廷里还是有不小的一股力量想左右局面,一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