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臣有一万分合适的人选 (1/4)

郑进和杨轩告辞走了。

老侯爷自己想了一会,招来幕僚聊了一会,又把刘灵素和刘钧叫来谈话。

“刘钧,祖父要与你姐姐谈些事情,你旁听一下,仔细想想,这件事可不可行?对咱们刘家有什么影响?一会儿,祖父还要问你。“

刘钧站起身答应。

老侯爷笑着看着孙子:“这其间,你有什么想法,哪怕是反对祖父和姐姐的意见,也要讲出来。“

“是,祖父。”

“灵素,想来,你这几日也在搜寻这方面的消息,现在你跟祖父说说,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刘灵素在祖父面前,大方沉稳,从不藏着掖着:“祖父,当初贺丰浦与太子的亲事不成,里面就有太后的手笔,太后算计这事,无非就是为自己的儿子安王做打算。

先帝发觉后,对太后有所打压。但并未下狠手,想来,也是顾及安王的情面吧。先帝去后,太后没有了顾忌。当今皇上又没有儿子,这个时候,如得手,那帝位只能属于安王。”

刘钧专注的听着。

“我刘家百年世家,依附皇帝生存,为皇帝做了不少事情。但同时,皇帝也给了刘家尊荣和实惠。比如在大型生意上,比如矿山,海运,大型工程,没有皇帝的支持,刘家想做得这顺风顺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刘家与皇帝的关系,十分的密切。”

老侯爷点头。

刘灵素接着说:“刘家忠于皇上,又从没有涉及过皇位更替,一百多年,很是不易。“

老侯爷答:“是的,刘家不管谁当皇帝,那是皇家自己的事儿。但要是当上皇帝了,我家就要无限的忠心。”

刘钧说:“祖父,这也是皇上登基后,咱们才跟皇上联系,把银票交付皇上的原因吗?”

“是。”

皇上登基后国库空虚,皇帝的私库落在了太后手里。而皇上真正的来钱的私产,大多数由刘家掌管,知道的人不多。连太子也不知道。

太子登基后没多久,皇后又去了,当时国库私库真是一穷二白,皇后的后事,真不知道拿什么去办。

刘家派人与皇上联系,交付了他二百万两银子,所以皇帝才突然拿出银钱。

当时,吃惊的人不少,连太后,软磨硬泡的,也没能问来,跟皇上急眼,皇上生顶住了没说。

“先皇封当今做太子近二十年,除了是嫡长子之外,当今的个性也是先皇能接受的,或者说,其它的皇子并没有优胜出太子的。

现在皇上已经登基,刘家也跟皇上对接上了,也示了忠,那咱们刘家就与皇上绑在一起了。如果出现意外,这一块,藏不住,那不确实性太强了,刘家不能冒险。”

老侯爷问:“刘钧你怎么看?“

“姐姐说的对,咱们那二百万两一出手,就是与皇上表明忠心了。如果……那在新皇心里,会是根刺。”

老侯爷点点头:“皇上比起先皇,能力不足,登基时困难重重,如果不是定南王,事态还不知往哪个方向发展。

本原,祖父还想再看一段时日,没想到皇后又去世,公库私库加上,也周转不开,皇上难哪!那是先皇选定的太子,祖父是实实是看不过去了啊!“

刘灵素说:“皇家无私事,皇帝后宫不稳,直接影响到前朝。如果祖父需要灵儿入宫,灵儿将尽自己的能力,为皇上把后宫打理好。”

刘钧:“姐姐要进宫?”

老侯爷说:“还没定,你感觉这个主意如何?”

刘钧说“祖父,姐姐才十三岁。寻常人家,也就刚刚到定亲的年纪。皇后娘娘故去,宫里会等到姐姐成年吗?”

老侯爷说:“如果这件事可行,当然不会再等,或者很快,灵素就要进宫了。”

刘钧虽然很聪明,每年除了上课就是跟随侯爷办事,都能做一些事情了,但毕竟不到十岁,听说与自己亲厚的姐姐要进宫,本能的抗拒。

“祖父,孙儿打小就跟着姐姐,要说私情,肯定是不愿意姐姐进宫的。但是以刘家与皇上的关系,以姐姐的聪明才智,如果真的要帮助皇帝,整个京城,恐怕没有强过姐姐的。”

老侯爷笑着看着刘钧,才不到九岁啊!能说出这样话,瞧着,能赶上他爹的天赋,想到自己的独子刘云,心里一阵的绞痛……

赶紧转向刘灵素。

“灵儿,权势令人着迷,人会陷于其中,乐于其中,而不自知啊!想当初,祖父是刘家当家人,除了皇帝,其它任何人,祖父都不放在眼里。

即享受杀伐果断操持事务的快乐,又享受众人追捧效忠的自得,后来,身体不能,不得已,把你还未成年的爹爹推了上去。

祖父退下来后,那种失落,真的是比病痛更难煎熬,好几年都不能适应。灵儿,祖父知道你很聪明,有手腕有决断。可是,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老臣有一万分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