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程自己来谋划 (1/3)

过了几天,长兴侯刘云,又带了两车东西,来了静殊庵。

这次赵嬷嬷把他请了进来。

刘云今年二十五六岁,是长兴侯府的独生子。

他的母亲和贺丰浦的母亲,沾点表亲,姐儿俩从小一起长大。

各自成亲后走的也比较近。一直到刘云成家,他母亲陪父亲去南方养病,才往来的少了。

刘家百年世家,一直平稳富贵。他高祖是个能人,当时朝廷打仗又赶上灾年,穷的叮铛的,老皇帝急的满嘴大泡,头发都白了好多。

刘家高祖站了出来,捐出自己的全部家资不说……刘家根基在江南,他还亲自跑到江南筹粮筹银,跟定南王祖辈一起。

他来软的,定南王高祖来硬的,两个人配合着搞定了南方几个大家族,帮朝廷解决了大问题!最后坚持到打完了胜仗,度过了那段艰难时期。

他祖父的功劳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

皇帝十分感念,发了丹书铁券。虽然后辈中没人再有那样光彩的功绩,但刘家沉沉稳稳,没丝毫败迹。

刘云长相实在是寻常,中等身材,平平的眉毛,单眼皮,这两年还有些微胖。

他常常带着笑意,为人极为和善,连说话都没高声过!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

哪怕对身边的奴才,平民商贩,都轻声慢语,很有耐心。能帮忙的从不推辞,口碑极好。

平日里穿着考究但不华贵,但要识货的,就会发现他身上的饰物……比如腰间的玉坠,手上的搬指,都不是凡品。

不是那种你有银子就可以寻到的东西。

象牙柄名人画制的折扇,若是旁人,可能要好好放在扇套里,人前才会小心拿出来显摆。

而他,就真的当扇子用了。

坐的车马非常结实,但用料一般,马却是优等的。身边儿同样不起眼儿的护卫,更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负担的起的。

他小时经常去贺府上玩,贺丰浦洗三那天,他就看到这个小表妹了。

自此对她,比亲哥哥都更疼她,小心的陪着,挖空心思的讨好着,一到贺家,眼里除了她再没别人。

要是贺丰蒲长相和才能没这么出众,这也算是门相当不错的亲事。

但她出落的这样好,家里是打算有大用的,自然看不上刘云。

而刘云长相一般,气质也偏平和,不是那种容易吸引小姑娘注意的人。所以,贺丰浦虽然与他走的近,但对他还真没动过心思。

太子也经常去贺府。

贺丰浦长相极美,太子身份极高,两个人两小无猜,并不难。

可是刘云,并不太清楚内情,因为他学业非常重。稍大点,父亲身体开始不太好,他必须一边学习,一边管理家族事物。贺府,更是半年都去不了一趟。

贺府虽然难得见到他的人,但名字可是总听到的!

因为他就没断了给贺丰浦送东西,路边泥娃娃,山里移来的花草,偏远地方的小手工,新鲜奇特的水果,高档首饰楼里的金贵首饰,名家字画,都有。

刘云比贺丰浦大好几岁。

到了年龄,家里他要定亲。本来他是不肯的,他祖父也知道这个孙子的心思,去贺家试探过,知道不可能。就又找他深谈了几次,最后,刘云看实在无望……因为刘家有着外人不知晓的规矩,容不得他有自己选择。

虽然不情不愿,但也只能老实的成了亲。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每当他念起这句诗,都眼睛微湿。

这个心结,深深的扎在心底,成了夜深人静时,在期望失望中,叹息不已的根源。

此刻,刘云进屋坐好,赵嬷嬷吩咐丫头们上了茶,打发她们出去,然后整整衣服跪在刘云面前。

“大爷,您要救救我家小姐啊!”

刘云知道这个赵嬷嬷,贺家表妹的奶嬷嬷,一直是陪着表妹长大的,对自己也很好。

连忙站起来去扶她起来:“嬷嬷,起来说话。可别哭了,别吵到丰妹妹。”

赵嬷嬷起来,拿着帕子擦眼泪。“大爷,我们小姐遭此大难,我们这些个下人,没什么见识,不知道怎么劝小姐,更不知道怎么为她打算。

老爷夫人心里难过,却还要为府里着想,连来看望小姐,都要小心找机会。

您与我家小姐从小一起长大,对小姐是知根知底的,那可是蜜罐子里泡大的啊!哪受过这些个委曲羞辱哟?她能活下来,真的不易啊。”

说罢呜呜的哭起来。

刘云也是眼角发红:“嬷嬷,我知道,我都知道!你家小姐从小就聪明懂事,为人和善,在我心里头,那是天仙一样的女子。上天不公!不公如斯啊!怎么会,怎么会让她遇到这些?”他叹息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