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0章 李自成的故事——燃烧 (2/3)

忘初心,还是那样地立足现实志存高远、好逸恶劳拈轻怕重、身处黑暗心向光明、不甘平凡追求幸福。

很显然,李自成达不到金儿的要求,他的里里外外、长相家境、境界层次、文化水平等都很低,不是金儿梦中的那种优秀男人,没法让她真正动心。

李自成身上唯一可圈可点的无非是对金儿的一片真情。

真情有用吗?有时候对有些人有用,但大多数时候只能用来感动自己。让对方动心的往往不是真情,而是实力,没有实力的真情只会让人厌恶,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一个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子总是含情默默看着你、死乞白赖缠着你,你非但不感觉幸福觉,只会感觉膈应。

金儿不是懵懂无知未经世事的小姑娘,不会认为什么夫妻恩爱苦也甜,她只追求生活条件的GOOD、BETTER、BEST,心里装着一群男人可以随时拿出来跟李自成比较。

货比货得仍,人比人得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金儿经历过的其他男人,李自成没有任何优势,是个妥妥的凡人、俗人、穷人,是个胸无大志的小混混,配不上金儿的花容月貌。

多说一句,不是金儿肉眼凡胎对李自成看走眼了,是这时的李自成真的很差劲,没权没势还不成熟,为色所迷,阅历不足,小富即安,只知围着女人转,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战神天赋还未觉醒,不知道将来会给他三颗痣的人已经出现。

和其他男人一比较,金儿忽然发现,当初心态崩溃了,决策草率了,捡到篮子里便是菜,病急乱投医才嫁给了李自成。表面上是李自成在她危难之时收留了她,实际上却是李自成在她的空窗期利用她及时出嫁的心情才捡了宝。

金儿有点后悔,若是能缓一缓,静下心来挑挑拣拣,没准还能找下更好的。

李自成不知道这些,他没有金儿的经历,自然无法换位思考,不知道金儿在想什么,与金儿同床共枕但同床异梦。

李自成不想什么大富大贵,不需要诗和远方,他认为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是幸福的源泉和生活的全部,娶了金儿这样的女人已是巅峰,人生赢家,今生无憾,不想努力了,沉浸在平凡的幸福之中——爱因斯坦称这种理想叫作猪栏,因为他是办大事的人,正在致力研发能让数十万人一瞬间成熟的大杀器。

李自成也不求什么三宫六院,金儿一人便胜过了人间百媚千红,有了金儿以来,李自成顿觉身边的女人全都失去了色彩,如木偶泥胎般无聊无趣。世人皆草木,独你是青山。

李自成想当然地认为金儿这样脱俗的女人不在乎物欲,只在乎真情。金儿曾经告诉过他,有了他便拥了世界,其实都是虚的。然后他便傻乎乎地相信了,因为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不过李自成认为自己配不上金儿,山鸡再如何雄起也配不上落架的凤凰,他决定拿万般柔情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对金儿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察颜观色,奴颜婢膝,一片孝心上天可鉴,对爹娘都没这么好过。

不仅如此,李自成心里甚至对金儿有着一丝丝的愧疚感,觉得金儿的婚姻不幸是他的罪过,如果他能早些成长成熟混出人样,便不至于让金儿一次次受辱,在社会上碰上那些很坏很坏的人。

哪怕现在李自成也觉得愧疚,觉得能力有限,不能提供金儿应得的生活条件——女神应该远离柴米油盐,整天华实美服,丝竹管弦,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过着女神应有的生活。

他在她面前有些抬不起头,只能更加卖力讨好。

从后来的结果看,李自成的努力适得其反,不仅没感动金儿,反而让金儿对他越来越疏远。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距离产生美。面对李自成熊熊燃烧的爱火,金儿曾一度被感动被温暖,不过随后觉得有些烫,想离得远些。李自成一直在往上贴啊贴,大大挤压了金儿的私密空间,其喷涌的浓浓爱意让浸泡其中的金儿浑身难受,烦燥不安,甚至感觉艰于呼吸视听,下意识想逃避、想摆脱。

第二,人性本贱,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金儿需要舔狗,想从舔狗身上找存在感、优越感和自信心,但不会爱舔狗,有用时召手即来,没用时一脚踢开,还是喜欢男人们桀骜不训的样子。李自成越主动,金儿越觉得嫁亏了,越看不起李自成,越觉得李自成配不上她。相比百依百顺的李自成,金儿更喜欢若即若离的老土豪、处处留情的老监生和狠心离她而去的小三,情愿去给他们舔脚趾。

第三,李自成把金儿惯坏了。大人和孩子一样,刚开始会感激你的付出,接着会慢慢习惯,然后心安理得,然后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心无尽,欲壑难填,蹬鼻子上脸,这便是升米恩斗米仇,也是圣人说过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第四,真情没对错,但方法有优劣。爱一个人必须有策略技巧,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这中间的度需要掌握,否则深爱会起反作用的。

第五,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