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也行。
结果仍不尽如人意,碰上了一群只收钱不办事的狗东西,送出去的礼物全都肉包子打狗了,看来朝廷的官场风气必须整顿,廉政教育争待加强。
李自成不怪陈奇瑜拿捏他,陈奇输只要不傻便会磨下去耗下去,把他磨残了、耗废了、没有还手之力了,锯了双角,拔了獠牙,剪了指甲,然后不战而胜,慢慢收拾残局捡宝贝。
就在李自成坐困愁城之时,陈奇瑜忽然变招了,积极张罗招降事宜,不仅派人主动与民军的高层谈条件,还在基层官兵中散布消息,左右出击,上下其手,全面动作,急于谈判的意图十分明显。
李自成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变化。他没在朝廷干过,不知道高层那些弯弯绕,但他他隐约感到了陈奇喻一定有什么无法一洗了之的难言之隐,被逼着放弃现在稳妥的打法,转而急于结束这场战争。
李自成当即组织开会,满怀信心地鼓励下属不要气馁,因为转机已经降临。
李自成强调:这个转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大家用吃苦和牺牲争取来的。这些天来固然是陈奇瑜在耗他们,又何尝不是他们在耗陈奇瑜,耗得陈奇瑜着急了才变招,改围困为招降,而这便是他们苦等已久的良机。
李自成指出:经常练独孤九剑的都知道,天下武功招式可能没破绽,但变招的间隙必然有漏洞,高手能敏感地抓住破绽,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李自成认为:陈奇瑜招降表面上是高招杀招,实际上是昏招错招,给了大家反败为胜的机会,大家应尽快做好突破包围的心理准备和军事准备。
听了李自成的分析,众人都笑了——不是为局势扭转而高兴,而是嗤笑李自成病急乱投医,着急了、想疯了、气迷心了。陈奇瑜是个老精豆,不可能忽然脑袋让门挤着了而犯下低级错误,明显憋着坏、挖了坑等他们跳进去。李自成却傻白甜,被人扰乱军心他却宁愿当真,被人拿刀捅到腰眼了还觉得占了便宜,死到临头了还在自我催眠,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心大。
李自成耐心解释:若陈奇瑜真的想杀死他们,完全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没需要画蛇添足玩这些花活,实力碾压即可。
大家认为李自成说的有一丢丢道理,但不应病急乱投医,把理想当现实。大家认为,陈奇瑜招降只是为了瓦解大家斗志、杀起来更松轻,也许是觉得峡谷中地方太小杀起来不方便,想引蛇出洞,到时候杀大家一个措手不急,杀大家一个手无寸铁,大家都不知道找谁哭去,没人会骂陈奇瑜阴险狡诈,只会夸他手段高明。
见大家不明白,李自成素性闭了嘴,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懒得再跟这群蠢货解释,况且这事也不能说太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懂的都懂,不懂的由着他们蠢下去好了。
大礼不合于俗,大法不谋于众,大主意还得自己拿。当沟通双方智商差距太大时,一切的解释都是浪费口舌,任由他们蠢下去吧,蠢些对他们、对别人也都挺好的。
法不可轻传,竖子不足与谋,李自成将几个绝对可靠的心腹骨干召集起来,透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利用陈奇瑜招降的机会假投降,保存实力,麻痹敌人,待敌放松警戒、放开包围后,逮住机会翻脸,一举杀出去。
听了李自成的计划,大家惊呆了,不是这计划太复杂,而是太简单了,就和分三步把大象装冰箱一样,没有技术全是狠活,强行把阴谋搞成了阳谋,谜底就在谜面上,答案就在问题里,便如“你猜猜我的口袋里有几块糖?猜对了两块都给你!”
大家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自成:你的计策至少得转个弯吧,这样明着骗太过分了,这不是兵行险招,这是在侮辱陈奇瑜的智商。依陈奇瑜的智商,估计最后一次上这种恶当还是背三字经的时候,现在成奇瑜几乎已经成精了,怎么会看不破这样小儿科的计谋。如果陈奇瑜将计就计,大家会死得很惨。
李自成告诉大家:“咱们看的书加起来也没有陈奇瑜一个人看太多,想的太多没用,跟陈奇瑜比脑子只会绕昏自己,对付陈奇瑜只能是以直对曲,以明对暗,打明牌,直接来。运筹帷幄背兵书大家不如陈奇瑜,冒险捞财赌胆大博陈奇瑜不如大家。”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法反驳李自成,但仍觉得假投降不是很靠谱。便是陈奇瑜是个实在人,是在真心招降,他们的部队这里仍不让人放心。现在部队虽然现在困难,但戳一戳还动一下,真被逼急了还能杀人,如果真的搞个投降,吊着的那口气会忽然泻掉的。
能杀人的不是手中的刀,而是心中的刀,部队一旦失去了斗志便很难组织起来,成了砧板上的肉肉任人分食了。到时兵无战心,将无死志,这仗怎么打?搞不会弄假成真,全军覆没。
李自成不这样认为,等到时机成熟了,安排好领头的和鼓臊的,加上坚决造反的,自然有没脑子跟风的和没理由盲从的,再加上被裹胁的和脑子反应慢的,但凡有人振臂一呼,必然是应者云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