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阮胡子的故事——栽了 (2/2)

他一直在努力付出,一直在力争上游,不敢稍有懈怠,该不要脸时比谁也无耻,该当奴才是比谁也下贱,该当坏人时比谁也凶狠,该当小人时比谁也挺鄙,完全按照《厚黑宝典》来操作指南做事,几乎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曾经豪情万丈,如今行囊空空,年过半百却一无所有,事业成空,功名如梦,一阵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这非常不合逻辑,说好的天道酬勤呢?说好的水滴石穿呢?活着活着活回去了,真是活见鬼了。

问题出在哪里?首先不是智商问题,阮胡子认为自己虽不聪明绝顶,却也万里挑一,他的进士文凭不是买来的;也不能怪杨维垣,在与杨维垣组团前他已经霉运连连;更不能怪朝廷怪社会,命苦不怨政府,点背不怪社会。阮胡子知道,如果一个人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时,应该从努力方向和做事方式查找问题,有人成功了你却不行,肯定是你出了问题。况且对朝廷和社会有意见又能如何,不能改变大势,只能改变自己,无条件接受和主动适应。

经过一番个人剖析、自我批评、认真反思和深挖根源,阮胡子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形势的严峻复杂多变,对困难估计不充分,做事太过猴急,城府不足,急功近利,沉不住气,毛毛草草。以后做事要更加谨慎小心,谋定而后动,不见兔子不撒鹰。

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后悔也没什么意义。现在朝廷正在对阉党穷追猛打赶尽杀绝,阉党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名声也很快会臭大街。他既然当年投注阉党买定离手,现在便应愿赌服输接受失败,尽快放手割肉止损也是胜利,识时务者为俊杰,硬抗蛮干只会死的更难看,叫苦喊冤也与事无补,戚戚艾艾悲悲切切哭哭啼啼只会让人嘲笑、厌恶甚至是恶心,没有人会同情他,没有愿意冒着得罪崇祯的危险替他翻案,想反有太多的人不介意吃他的人血馒头,用他的鲜血来染红朱绂。

想到这里,阮胡子后悔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太高调、太嚣张了,不留后路,狂拉仇恨,忘了古人“中庸平和”的教诲,忘了夹起尾巴做人,被贬已是命中注定,无非迟到早到的问题,这次能全须全尾的退出官场实属万幸,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避避风头,断绝与一切朋友往来,吃在村里,住在家里,关门谢客,所有信息不回复,无论敌友一律脱离接触,撤出阉党一线,摆脱政府的雷达锁定和火控范围,当隐形人小透明。

当然阮胡子并不是真的想完全退出政坛,对他来讲,政坛就是生命,当官就是存在的意义,不当官,毋宁死!他要做的是以退为进,暂且韬光掩晦东山高卧,他日王八翻身再济苍生!

既要脱离国家风云官场动荡,又要活跃在官场上和镜头之前,阮胡子应该如何做?不需要考虑太多,在国人心中,能勉强与政坛并列只有文坛,在文坛混的好了好了一样可以曲线救国,曲径通幽,曲中取直。

说实在的,阮胡子不想进文坛,不想当作家,打心眼里看不起文艺,更不想在文学道路上精益求精,他很讨厌搞文学创作,讨厌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小人之儒,烧脑不挣钱更没有出息。还是当官好呀,以奉献付出的名义多吃多占巧取豪夺,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循私枉法欺男霸女,想起来就爽的不行。

欲速则不达,为了实现当官理想,阮胡子制定了当官三步计划:进军文坛,进军艺坛,进军政坛。这三步有点像把大象装冰箱的三步,有些糙,不过没关系,有想理便有成功的可能。

阮胡子咬着牙迈出了第一步——进入了文坛。进入文坛不算辱没阮胡子,他虽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文青心和文青梦,但他有着做一名文青的惊世才情,有着在文坛风生水起的优越条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