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的男主角——候方域出生在官宦世家——注意不是宦官世家,宦官一般是没有世家的。其太爷爷曾官居太长寺卿——相当于文化部部长和兵部右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其堂太爷爷官居四川左布政使,相当于四川省副省长;其爷爷官居太常寺卿和监察御史——相当于高院院长;其父亲官居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其叔叔官居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南京教育部长,家族里的其它小官暂时不提,仅凭这几位便足以撑起一个名门望族。之所以列举出来不是为了替侯方域显摆,只是为了给读者留个大概印象:侯方域不仅是官二代,而且还是官多代,是大官多代。
不过侯方域不是很喜欢官多代这个称呼,认为这个称呼中含着贬义和恶意。他是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严于律已,慎独审行,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低级趣,对其他官宦子弟嚣张跋扈、并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行为嗤之以鼻,寻思果然是越没本事越得瑟,越有涵养越低调,我天才儿童跟你们炫耀过吗?我比你们更有嚣张的资本,真要嚣张起来吓死你们,只是因为我不屑的嚣张,我的低调全世界都知道。
事实上侯方域很嚣张,当然不是说他的性格嚣张,而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想捂都捂不住,他自身的优秀足以帮他走出家庭的影响,家庭带给他的荣耀在他本人炫目的才华光环面前黯然失色,以至于人们看到他的第一反应是他的优点和传奇,下意识忽略了他背后强大的家族。
侯方域能从无数的官宦子弟中脱颖而出与他受到的良好教育密不可分。首先侯方域的启蒙教育比较高端,相比一般家庭的孩子由落第秀才启蒙,侯方域的启蒙老师是他进士出身、退休在家的爷爷。
侯爷爷退休前工作认真负责,可圈可点,圆满完成了朝庭交办的的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受到了历任皇帝的肯定和多次表彰。
作为文化部部长,侯爷爷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是负责祭天大典。依现在的观点看,摆上猪头羊头净手焚香对着上天祈祷天这件工作比较鸡肋,很多时候是领导干部封建迷信、信仰迷路、精神空虚的典型表现,是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出了问题。不过古人不这么想,他们认为上天是万物之始力量之源,冥冥中的天意决定着世间万物兴衰六道轮回,认为世上的一切言行受昊天大帝监控,人在做事天在观察,天眼常睁,天耳常听,暗室亏心难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不免天闻若雷,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昊天大帝安排了三尸神、司过之神、三台北斗神君、地狱里的判官等下属神职人员等每天拿着小本本记录人间善恶,凭着一套人类智慧无法企及的复杂公式计算人们应得的福报恶报,预备着因果循环报应,在人转世投胎、工作提拔等关键时刻给人来一下子。
为得到上天庇佑和减轻上天惩罚,人们需要腾出专门的时间、通过特殊的形式与上天保持沟通,向上天汇报工作,稍稍夸大工作业绩,表示已经尽力做到做好没功劳也有苦劳;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希望得到上天的原谅和认可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最后环节是祈祷,表忠心表决心,希望上天关键时刻能搭把手,偶犯错误时上天也能手下留情。
这种汇报需要看昊天大帝的日程安排。天帝的日程安排的很满,需要负责日月星辰在各自己的轨道上自转公转、负责超级恒星爆炸形成红巨星或白矮星、负责黑洞吞噬其它星体以及光线和能量、负责宇宙膨胀和量子纠缠的速度超越了光速用广议相对论如何解释这些大事,对人间的小事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加以关注。
为了不浪费天帝的宝贵时间,人们会在固定的时间邀请天帝拨冗莅临固定的地点,通过既定的程序听取汇报,这便是祭天大典的基本目的。
祭天是极难得的直接与天帝对话的机会,且在天帝的眼皮子底下工作,工作标准要求很高,不容有半点缺失差池,办的好了可以直接得到上天垂青,个人增福增寿,国家风调雨顺,办不好会被上天判断为亵渎,引来天劫滚滚,天地变色,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还好侯爷爷不是一般人,作为文化部长,除了熟知四书五经,他还识天心、懂天意、辨天音、明天机,认真细致,兢兢业业,万无一失,顺利完成了历次的祭天大典——直到天启皇帝上台。
在天启皇帝这年的祭天大典,在庄严神圣的氛围中,在万众瞩目之下,在空旷的天坛上,在一切依照既定程序按部就班进行之时,在天启皇帝的身后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人,这个人是魏忠贤——天启的太监总管——阉党一把手,本文称其为魏总。
这是件大事,惊天的大事,上天正在盯着看呢。正常情况下,在祭天这个极度庄严神圣的场合,出现在天坛的只能有天启皇帝一个人,并且天启登坛前需斋戒三天、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以申诚达信,将自己最干净、最神圣、最虔诚的一面呈现给上天。因此台上出现了一个太监这事太过邪门。太监是皇帝的仆从,是畸余之人,哪怕其现在混的再好、地位再高并且已提前斋戒了三日——某些方面甚至已戒了数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