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董小宛的故事——情敌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问题出在哪里?是小宛不够漂亮还是方法没用对?或纯粹因为贪杯误事?
小宛确实有点问题,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出现在冒辟疆这里。
一是冒辟疆期望太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在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中不断循环往复,经过数次偏差偏见最终得出一个基本客观的结论。于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来到苏州之前,听着人们把小宛捧成了解语花生香玉,冒辟疆心中已经构造了了一个理想化的董小宛形象,鼻子眼睛嘴都是顶配。如今拿现实中的董小宛与想象中的完美女神相比,失望也是很正常。
二是审美疲劳。来到苏州后,冒辟疆如来到了新大陆,不断收集素材,努力采百花尝百草,生活忙碌充实,心情非常愉悦,身边的美女一直处于过饱和状态,今天燕燕轻盈,明天莺莺娇软,后天环肥燕瘦,大后天桃夭李艳,长期填鸭式的美女盛宴下来,冒辟疆不仅身体早已被掏空,审美也早已疲劳了,这种状态下对小宛的感觉自然也就淡了许多。
三是同类项太多。一朵花在一片花海中难以彰显其美丽,而董小宛正是围绕在冒辟疆花海中的一朵。冒辟疆身边从来不缺美女,长年累月跟一群极品美女混在一起,乱花迷人眼,眼界想下来都难,对一般的美女生不出惊艳之感。
冒辟疆身边的头一朵鲜花是其老婆苏氏。苏氏父亲的职务是中书舍人,相当于总统办公室秘书,级别不高但直接通天,因此苏氏勉强算是大家闺秀,教育良好出身清白,符合当正房条件。两口子非常恩爱,还生了三个孩子。美中不足的是苏氏比冒辟疆大两岁。缺什么补什么,这也许是冒辟疆喜欢找小姑娘尝新鲜的原因。
娶老婆的第二年,20岁的冒辟疆参加高考,在京城碰到了第二朵花——体健貌端思想开放的名妓王节。王节身上最大的卖点是三胞胎姐妹共同从艺,一些邪恶的人就喜欢这个调调。冒辟疆与王节二人一个无所谓,一个不检点,发生了较长一段婚外情。冒辟疆将二人交往的过程和部分细节写入了的诗词——跟爱写日记的某局长有的一拼。
冒辟疆开始跟王节在一起时,你风华正茂,我韶华正好,一个想着考上举人,一个想着嫁入豪门,生活中充满阳光和希望,一起畅想未来。不想这种情况转眼便是十余年,二人都变为天涯沦落人,在一起时总拿唐朝罗隐的《偶题》来互相调笑,互相伤害: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与王节交往同时,冒辟疆还跟一个叫李湘真的艺人不清不楚。
李湘真又名李十娘——“十娘”这个名字在文艺界应用较为广泛。李十娘凭借五大法宝纵横江湖:一宝身材好,这个不描述,由着大家发挥想象;二宝皮肤白,据说到了欧美白人的程度;三宝眼睛会放电,奥特曼那种的,电压极高,看一眼浑身麻;四宝一口好牙,珍珠般的亮白,特别适合咧嘴大笑;五宝可识文断字,不但会作诗填词,还能写八股文章。
冒辟疆认识李十娘较早,开始鬼混时董小宛还上着幼儿园;混在一起的时间也长,有史可考的便达十五年,经历了三朝;二人在一起除了行少儿不宜之事,也研究些琴棋书画,一起唱戏,甚至一起猜题押宝当年的考试作文,然后一起写模板。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以下问题:一是妾不如妓;二是李十娘艺术寿命很长,在豆腐渣的年龄仍然战斗在青楼一线;三是冒辟疆能和一个女人在作文方面有共同话题,只怕其文章英雄气短脂粉气浓。
李十娘热衷于取名字——起名字是中国人的一大爱好,这点随后有专门章节讲到。李十娘给自己起了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李贞美——无论是姓还是名都小有朝鲜风味。一个艺工作者名字中有个美字无可厚非,算是给自己打广告;而名字中有个“贞”字则意味深长了,感觉是对职业的背叛,或者是对另一种求之不得生活的向望,甚至感觉是立牌坊,总之其中名不符实的意味很浓,以至于一个客户取笑她“美则有之,贞则未也!”,这个典故在《桃花扇》中套在其它女人头上引用。
十娘的贞洁观念很强,对自己沦落风尘的命运自怜自怜,一听别人提到“贞”字她便哭,最喜欢的作品是宋朝前辈严蕊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冒辟疆与李十娘在一起相处很愉快,但受封建道德观的影响,最终没能娶回家里专享。年老时冒辟疆回首往事,发现自己该娶不该娶的娶了一大堆,其中包括好几个青楼艺人,落下了收破烂的恶名,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但竟然落下了李十娘没收房,为了一点虚名错过了多情佳人,浪费了几度青春。如今女人花已凋落在风尘中,自己身体方面也有心无力,冒辟疆后悔的想要吐血,一片愧疚忧郁之情无法排遣,再次将此事写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