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叫年玉菏,是个20岁出头的知青,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懵懂,响应号召,奔赴这偏远山村。
初来乍到,我心里五味杂陈,既为能投身广阔天地感到兴奋,又对未知的生活隐隐不安。
这个时代,虽不似大城市那般繁华喧嚣,却有着一种质朴的宁静,日升月落,生活像缓缓流淌的溪流,不紧不慢,却满含生命的力量。
刚到村子,一切都透着陌生与新奇。
村长是个憨厚朴实的中年人,他操着一口浓重乡音,给我们安排工作:
“娃们呐,这农村的活儿可不轻松,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你们跟着村里的老把式好好学,将来保准能有出息。”
他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又透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琢磨,这“老把式”会是怎样的人呢?自己真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吗?
我被分配到跟着万山学习干农活。第一次见到万山叔,我着实吃了一惊。
他不过四十多岁,可一头黑发却早早被岁月染成了白发,脸上刻满生活的沧桑,那是被太阳和风雨雕琢出的痕迹。
他身形高大,肩膀宽阔,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人,浑身散发着糙汉子独有的豪爽劲儿。
“年知青,你看我的动作,这干农活儿是个劳累活,用力要根据适度,这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他瞅了我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又有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
那眼神就像一把锐利的刀,似乎能看穿我内心的忐忑。我忙不迭点头,心里想着可不能在前辈面前露怯:
“我知道了,万叔,我会努力的。”
其实,我心里多少有些底气,来之前,我也跟着父母在老家干过一些农活,虽说经验不算丰富,但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可面对万山叔这样的老手,我还是不自觉地谦虚起来,毕竟在这广袤的田野间,他才是真正的行家。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天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弥漫着泥土被太阳暴晒后的焦味,混合着青草和庄稼的气息,那是一种独属于乡村的味道。
我跟在万山叔身后,一步一步学着他的动作。
他弯下腰,熟练地挥舞着锄头,每一锄下去,都带着恰到好处的力度,将土地翻得又松又软。锄头与土地碰撞,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地的心跳。
“来,你试试。”万山叔直起腰,将锄头递给我,目光中带着一丝鼓励。我深吸一口气,接过锄头,学着他的样子,用力挥下。
可这锄头一到我手里,就好像变得不听使唤,不是用力过猛,就是入土太浅。
没一会儿,我就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心里有些沮丧,怎么自己这么笨呢?连个锄头都用不好。
“别着急,慢慢来。干农活讲究的是个巧劲儿,不是光靠蛮力。”
万山叔在一旁耐心指导着,“你看,下锄的时候,要顺着土地的纹理,这样既能省力,又能把地翻得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给我做了示范。我看着他的动作,仔细琢磨着其中的要领,渐渐地,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动作也越来越熟练。
我心里一阵窃喜,看来只要用心学,还是能掌握的。
休息时,我们坐在田埂上,万山叔从腰间掏出一个破旧的水壶,猛灌了一口水,然后递给我:
“喝口水,解解渴。这日头毒,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他声音因为干渴而有些沙哑,但语气中满是关怀。
我接过水壶,喝了一口,那带着些许苦涩的井水顺着喉咙流下,却让我感到无比畅快。
“万叔,您在这村里干了多少年农活了?”我好奇地问道,心里对他的过往充满了好奇。
万山叔望着远方,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
“打我记事起,就跟着我爹在这地里忙活了。这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片土地。”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这活儿又苦又累,看不到头。可慢慢地,我发现这土地就像自己的孩子,你用心去对待它,它就会给你回报。看着自己种下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那种满足感,是啥都比不上的。”
听着万山叔的话,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眼前这个看似粗糙的汉子,内心却有着如此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是我从未体会过的。在我以往的认知里,农活不过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却从未想过其中还蕴含着这么多的人生哲理。
我在心里默默想着,自己也要试着去感受这份土地的力量,真正融入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