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关破,我大离腹地受危,你们……你们一群废物!”
察觉到事态严重,叶锦绣浑身冰凉透顶,一时间连沉稳威仪都顾不上了,大声怒斥。
“这山月关自从建立以来,从未在薛承乾处有过半分折损,这下到了你们手上,才等到两天,就拱手给了敌军?”
“山月关不仅仅是一座边关,更是象征着我大离国防最坚韧之处,若是连这处关卡都失守,又如何能保证其余国土不受威胁?”
“如果薛承乾在,他一定不可能让如此荒唐之事发生!”
等叶锦绣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事,话已经收不回来了。
如果薛承乾在……
如果。
是啊,薛承乾已经不在了,世界上也没有如果。
头一次,叶锦绣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薛承乾的重要性,她紧紧咬着牙关,克制着心中涌起的那股名为想念的情绪。
百官也沉默了。
半晌,还是白发苍苍的丞相站了出来。
“陛下,山月关失守,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我方战士抗敌不力。您想啊,北蛮前些日子就对山月关虎视眈眈,如今又直接派了五万兵力,我方将士已疲于应付,一时间没有挡住攻势,于情于理都可以理解,不宜过于苛责。”
说着,他朝身后使了个眼色。
其余官员看了,顿时明白丞相用意,赶紧叽叽喳喳附和。
“是啊,不是咱们的将士们稍逊一筹,而是被叨扰得战力不足,这才马失前蹄,不代表咱们大离比不上那粗野蛮子!”
“陛下明鉴,莫要寒了将士们的心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可叶锦绣的脸色没有丝毫缓和,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好好好,不是将士们的错,那是谁的?难不成还是朕的错!”
丞相心里一咯噔。
的确,事故已成,总得有个人站出来当背锅的,好让叶锦绣平息怒火,让山月关失守一事翻篇才行。
眼珠子一转,丞相有了主意。
虽说将早已离开的靠山王牵出来当替罪羊有些不妥,但眼下,唯有此计才能断了陛下对靠山王的念想,同时避免在场官员受到陛下的追究怪责,安然无恙。
丞相一狠心,抬高了声音。
“陛下,此事自然不可能是您的错,也不是诸位同僚的错,而是——靠山王薛承乾的错!”
话音落下,叶锦绣目光又锐利几分。
丞相缩了缩脖子,壮着胆子继续道:“原先的守关将士疲于应战,正是将他们换下、让精力充沛的新一批将士守城的时候,薛承乾明知道这一点,却不在罢官离开之前部署好,刻意隐瞒关键信息,让我们没能做好完全准备,很可能是为了报复陛下您哪!”
“没错没错,靠山王薛承乾走的不是时候,他要是不走,北蛮绝对不敢如此大肆进攻。”
“靠山王薛承乾毫无顾全国家之大局观,只凭一腔热血,就将山月关置于危险之中,将我大离万千国民至于危险之中,实乃小肚鸡肠,可耻万分!”
“对,丞相说的对!将士们跟着薛承乾打了这么多次仗,如今面对一群北蛮军却失了方寸,这说明什么?说明薛承乾从不曾将真正的战术技巧教给他们,只想把所向披靡的秘密掌握在自己手中,简直自私自利。”
朝堂之上又闹成了一片,像一群苍蝇围在耳边嗡嗡叫唤。
叶锦绣听得太阳穴隐隐发痛,愈发气了。
“都给朕闭嘴!”
吵吵吵,吵来吵去,千言万语不就汇成了一句话?
山月关失守,是因为薛承乾没了!
百官顿时鸦雀无声。
叶锦绣上位数年,从没有人见过她发这么大的火。
“你们什么意思?我泱泱大离国,难不成没了一个薛承乾就不行了吗?!”
“除薛承乾之外,朕手下文臣武将上百人,聪明才智加一块,难不成还比不过薛承乾一人?”
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充斥在胸腔之内,叶锦绣眼眶通红,鼻子隐约有酸涩之感。
她难道没了他就不行吗?
“不不不…”
豆大的汗珠从丞相额头上落下来,急坏了,连忙找补。
“臣不是这意思,只是说薛承乾心胸狭隘,自私卑劣,不配作为陛下您的左膀右臂罢了。这……对了陛下,臣有一人选推荐,此人名为林向,曾被人称为西北军神,所向披靡,英勇无双,陛下命其前去阻止北蛮,必然会大获全胜,让那些蛮子看看究竟谁才是中原土地真正的主人!”
“行,赶紧去。”
叶锦绣烦躁不已,压根没有心思追究这位所谓的西北战神究竟是何来历,挥挥手,让丞相自行处理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