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经济初步繁荣 (1/2)

此时,京城的大街小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数不清的小摊贩。

从前冷清的街道,如今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包子铺的蒸笼里冒着腾腾热气,香味飘散在空气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杂货店的货架上琳琅满目,从针头线脑到锅碗瓢盆,应有尽有。

裁缝店里,布匹的摩擦声和针线的穿梭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劳动者的赞歌。

这一切,都源于薛承乾的新政。

皇家银行成立后,开始向百姓提供无息贷款。

而薛承乾又下了一道奇葩的命令——不得提前还款。

这可愁坏了一部分人,之前借的钱,却不能提前还上。

虽然没利息,但总归是笔支出。

“这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让人提前还钱,这不是逼着我们花钱吗?”

一个刚从皇家银行贷了款的木匠,对着街边的包子铺老板抱怨道。

包子铺老板嘿嘿一笑,露出了两颗金牙:

“老哥,这你就不懂了。皇上这是在变着法儿让我们赚钱呢!你想啊,手里有了钱,不花出去,能生钱吗?现在这市面上,机会多着呢!”

木匠抓了抓头,似懂非懂:

“可我只会做木工活,还能干什么?”

包子铺老板眼珠一转:

“这还不简单?你贷了多少钱?”

“三十两银子。”

“三十两?不少了!你可以扩大你的木工坊啊!多招几个学徒,多做些家具出来卖,三十两银子转眼就能翻倍!”

木匠一听,觉得有道理,眼睛一亮: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多谢老板指点!”

说完,兴冲冲地跑去招学徒去了。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上演。

百姓们手里有了钱,却又不能提前还贷,便纷纷开始琢磨如何用这笔钱生钱。

一时间,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起来,京城的经济也随之繁荣起来。

……

薛承乾坐在御书房里,看着手中的奏折,嘴角微微上扬。

奏折上,户部尚书详细汇报了京城经济的繁荣景象,以及百姓们对新政的拥护。

然而,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却让一些人如坐针毡。

“岂有此理!简直是胡闹!”

在金碧辉煌的府邸内。

一个身穿锦袍,肥头大耳的男子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他是京城最大的布商,王员外。

皇家银行的低息贷款政策,让许多小商贩也开始涉足布匹生意。

严重冲击了他的垄断地位。

“老爷息怒,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躬身说道。

“小的已经打点好了几位大人,让他们联名上奏,参皇上扰乱市场秩序。”

王员外冷哼一声:

“皇上这分明是想断了我们的财路!这低息贷款,说是不能提前还,可实际上却是逼着百姓花钱,刺激消费。那些泥腿子手里有了钱,自然会去买东西,可他们懂什么生意?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赚几个小钱罢了。长此以往,市场必然会被搅乱!”

几日后,御书房内,薛承乾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

这些奏折,几乎都是参他扰乱市场秩序的。

“皇上,这些大臣都是世家扶持的,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百姓手里有钱。”

贴身太监李德全小心翼翼地说道。

薛承乾冷笑一声:

“朕早就料到了。他们以为朕看不出来他们的伎俩?他们口口声声说朕扰乱市场秩序,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他们垄断市场多年,早就习惯了高高在上,如今朕让百姓也参与进来,他们自然不乐意了。”

“那皇上打算如何处置?”

李德全问道。

薛承乾拿起一份奏折,上面赫然写着:

“皇家银行放贷于百姓,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此以往,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他猛地将奏折扔在地上,怒道:

“一派胡言!朕就是要让这些世家看看,没有他们,这天下一样能运转!朕要让百姓富起来,让国库充盈起来!”

李德全吓得浑身一颤,大气也不敢出。

他伺候薛承乾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动怒。

“传朕旨意,将上奏的大臣全部革职查办!朕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花招!”薛承乾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荡。

李德全躬身退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八章 经济初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