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斯创办的航天制造和服务Blue Origin等等商业公司。
不过他们提供的都是基础服务,如ULA麦道与希德马丁的航天器部件制作,SpaceX的猎鹰运载火箭和龙系列载人飞船,蓝色起源的可回收级货用飞船……作为商人,他们不是没有远见,但在兰澜联合核心盟友的打压下,他们只能接受现实。
何况,像马斯克之类的所谓硅谷巨头,当初要不是认识了还在上学的兰澜,指不定猎鹰还趴窝在地上,没钱升空呢!
带他们玩儿,不过是因为他们的资金和影响力,还有吸引眼球的表演天赋而已。
兰澜知道,这些人里,止不定有打着“通过这种合作,和陈辉结一份善缘”的想法。
……
兰辉联盟的核心三方,达成秘密协议的一个共识,就是以“新能源”的方式进行共同开发,但必须向各国保密!
如果今天人类的文明被摧毁,被打回部落状态,进入一个废土世界/丧尸世界/雪国列车世界,按现在那些国家的能力,是基本没有可能重建工业文明。
原因在于,人类已经消耗了绝大多数易于开采的石油,以及浅层的煤矿。
人类远比自己想象的依赖化石能源,制造玻璃、冶炼金属、合成塑料,都需要化石能源。工业原料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像人体的骨架。
现在地面上那些国家的政治家眼里,世界末日,跟他们没有关系。化石能源用完了,他们还有可以用到地球毁灭的氚氘核聚变。
所以新能源,也跟他们没有关系。
……
第二个对各国保密的原因,还在于氦-3技术一旦对各国开放,在军事方面的运用会不可控制!
兰澜挑选的两个合作对象,都是小国;跟着身边的,都是志同道合的单纯研究者,和像穆罕默德这样的远见人士。
作为这个星球上唯一挨过“原子弹”的国家,倔强的RB人松下幸夫老头,说他们在长岛立起来的——
是整个人类的丑陋“丰碑”!
……
兰澜愿意相信,陈辉一个忘年交朋友,尼科莱·卡达尔肖夫的说法。
这个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早在1964年就指出,一种文明的状态,作为整体,主要取决于两样东西:
能源和科技。
他还建立了一个理论:一个文明科技的发展程度,和这个文明能够控制利用能量的多少,并行不悖。
简单来说,一个社会能够产出的能量越多,他们的科技程度就越高(科技程度最开始,是与可用来沟通交流的能量相联系的,但后来被扩展了。)
……
这很好理解,一种文化的发展(用最宽泛的意义来说)是能源和科技的产物:通过科技,能源被利用了,就像社交系统是科技的表达一样,一种文化的状态依赖于(且取决于)被利用的能源的多少。
按照他所提出的“卡尔达肖夫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将地球接收到太阳的能量估算作1.74×10^17W,而人类消费的能量,表明我们现在正处于0.7型左右的文明程度。
也就是说,能源消费还需扩大1000倍,地球才能达到“Ⅰ型”行星文明的标准。
能驾驭其恒星的所有能量,才是跨出太阳系的关键。
那是“II型”恒星文明!
而地球,还处于零型的亚全球文明。这一等级的文明种族(对大部分来说),是被禁锢在母行星上的。
……
所以,兰澜踏出太空的第一步,是开发氦-3。
可控核聚变动力宇宙飞船,拥有最长的续航能力,才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兰澜也已经实现了,把生态循环系统搬上太空飞船里了。
第三步,生物型的,科幻电影里那种外星人穿着的外骨骼装甲,正在研制中,有了一些成果;
第四步,深度冷冻技术,能保持人类最低细胞消耗的休眠系统,与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同步进行着;
第五步,地球上的人类长寿基因研究,从未停止;
第六步,年少爱玩时自己投拍的《火星救援》已经不是科幻场景——在许多小行星上,兰辉联盟已经可以支持长达数年的科学研究,和矿产开发。
……
一个建立在整个太阳系尺度上的国际经济体和技术开发联盟,已经初见雏形!
他们的目标,是飞出太阳系,去到更广袤的星辰大海。
这是兰家新一代,兰澜。
在陈辉无暇,也无意关注的领域。
所迈出的坚实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