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码能说明没人在我们离开的时间内进出过单元楼。
我和儿子移开障碍物,进入了单元楼,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回到了这个温暖的家。
妻子非常高兴,她早就准备好饭菜等我们回来,几盒加热后的罐头,加上一些煎饼和炒面,在病毒爆发的特殊时期,这顿饭不亚于一顿满汉全席。
我和儿子早已饥肠辘辘,二话没说,用酒精清洁清洁手掌后,立马开始了狼吞虎咽。
我一边吃一边和妻子讲述了在外界的遭遇,妻子对于我和孩子洗了澡这件事很是羡慕,在得知了我将外带的食物分给张明后也表示理解,因为我认为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武器远比食物更加重要,有句名言说“邻居屯粮我吞枪,邻居就是我粮仓。”也很好的佐证了这个观点,用一些我们并不缺少的食物来拉拢张明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至于捡到的64式手枪的事情,我并没有告诉张明,不是因为不信任张明,而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把枪虽然没有子弹,但让有心之人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外面的混乱情况来看,这把枪最好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至于张明,我向妻子提出了我的想法,在张明取得我们信任后,我会把他带到家里来,张明这种身体素质好并且有着对付行尸经验的人,在末世本就不多的人类中更是显得珍贵。
妻子听了我的想法,开始清点家里剩余的食物,如果张明入伙,这些食物省吃俭用一点大概还能吃上十天。
足够了,待在小区内长久来看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在摸清楚外界的情况后,我认为应该带领家人逃向农村。
农村地广人稀,行尸数量少,而且有着大片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作物,再加上每家每户都有存粮,这些足够我们生存好久了。
老婆说她老家的村子后山上有一个寨子,四周都是土墙,四周还有壕沟,而且地势高,隐蔽性好,作为一个庇护所再适合不过了。
我对于这个寨子有印象,寨子四周都是土墙,只有墙下有一个门与外界连接,比起村子里的平房相对安全一些,寨子内有一口井,几棵果树,和几分田地,很适合人居住。
我点了点头,对于未来的规划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吃完后,我拿出了家里的剔骨刀,给他加装了一个木柄,连接处用胶带缠在一起,经历过一次实战之后,我发现老祖宗说的一寸长一寸强确实是有道理的,对付行尸,长柄的武器可以将行尸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使人的心里压力减小,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方便携带,仅仅适合于室外空旷作战。
组装完剔骨刀,我把儿子叫过来,拿出那把捡来的64式,将它拆解开来,用棉条蘸着机油擦拭枪管内的污垢,一边擦拭零件上的污垢一边给儿子讲解64式手枪的基本结构和保养细节。
6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簧、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主要部分组成,保养枪械时一般不将枪械完全分解,首先退出弹匣,拉动套筒确定膛内无弹,然后将扳机护圈向下拉动直至解脱,再向左或向右扳,使其抵在套筒座内的扳机护圈槽内,接着将套筒向后拉至最大限制位后向上抬起后端并向前推出,最后取下套在枪管上的复进簧,用沾有机油的细棉布条穿过通条并缠绕好,从枪膛后部捅入做活塞运动,反复多次清理枪膛内部。
然后清洗手枪的内外表面,也是用的刚刚蘸过机油的棉条刷洗枪械的内外表面,去除手枪外部的污垢。
儿子听的非常认真,双眼放光,因为是第一次见到真枪,所以对这把64式手枪有着极大的兴趣。
妻子调侃儿子,他要是有这一半力气用在学习上,早就考上清华了。
我听完哈哈大笑,儿子则有些尴尬,看着母女二人互相打趣,我不禁感慨万千。
没人想到病毒会爆发,短短一个月时间世界就会变成这样,混乱,杀戮,但我也很庆幸,庆幸老天没有让我的家人变成行尸,庆幸自己的决策使得一家人还可以像现在这样闲扯淡。
一夜无话,我们一家静静的等待着第二天到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