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6章良药苦口 (2/3)

>

王建立和杨丽梅狼狈为奸,也可以说是夫唱妇随。

老两口一世没做过一件好事,从人贩子手里买回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那可都是人贩子偷回来的,要么就是拐卖回来的穷人家的小姑娘。当然,也不乏其有因为家境贫寒,卖儿卖女的人家,将自己的孩子卖给人贩子,那毕竟是少数。

有人要问,做父母的太不地道,为什么要将自己孩子买到人贩子手里。

你这就不懂了吧?人贩子脸上有没写着字,害人坏人谁也分不清。

加之人贩子听声有一付会哄人的小嘴,抹了糖似的一张嘴,胡编乱造,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说什么给某某家大财主寻找小丫鬟,小佣人诸如此类的话,谁家父母听了不心动啊?

自己养不活孩子,现在有这么好机会将孩子送到大户人家教养,不但吃不交穿不愁,还落得个进入大户人家在一起生活的大好前程,天上掉馅饼的事。

谁都知道,人贩子专门干一些无本得利的事情,于是乎人们不想拒绝这样的好机会,争先恐后将姑娘们送到人贩子手里,心里舒口气,认为自己为姑娘们办了件大好事,有谁知,那是在被人贩子忽悠了,将姑娘拖入火坑他们还沾沾自喜,悲剧,就是这么来的。

久而久之,从小在娇生惯养中长大的王氏兄弟姐妹,在父母晚年,虽然继承家业,但毕竟因自己经营管理不善,很快在父母死去的不到三年内,几乎将家业败个精光。

最终,被一把天火烧个精光,姐姐王德芳和妹妹王德霞眼见着自己王家产业定败在自己的门下,不得已拜倒在周德强的门下做了小妾,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小妾。

时间不长,妹妹又被许传奎楼入怀中。

王德芳二十五岁那一年,离开周德强,带着妹妹,在王家大院重振旗鼓。

给爹娘为首的鱼市口大妓院留下一线生机。紧跟着,王德鑫的逐渐长大,他用拳头为王氏家族撑起一片天。用在妓院赚的银两为王德鑫的赌场注资,一而再再而三,终于在赢得兄弟王德明从少林寺回来之际,王家东山再起。

你东山再起的王家,因为王德芳和妹妹王德霞经常遭受左邻右舍的光顾,姐妹俩赍恨在心。

时不时在王德鑫和王德明两个弟弟面前,灌输左邻右舍的那些男人们,经常对她们姐妹俩凌辱的事实。兄弟两听了之后,便对左邻右舍产生怨恨情绪。因此,兄弟两不把左邻右舍放在眼里,正是根据王德芳和王德霞的碎碎叨叨叙说,逐步和鱼市口的众人走向对立面。

要我说,你是婊子,就不要树什么贞节牌坊。

自己开婊子院,谁去了只要给银子还不是都一样。要怪,只怪你姐妹俩误入歧途,以女子本能去谋生,怎么就箉起花银子去你们家捧场嫖娼消费的顾客呢?大家说说那王德芳和王德霞姐妹俩,是不是对两个弟弟的错误灌输,是一种潜在的、埋伏在他们心目中的愤恨引起后患无穷?

她们俩尽管一说,却不知道两个弟弟和左邻右舍之间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说王德霞和王德芳姐妹俩,不给王德鑫和王德明灌输邻居们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或许,王德鑫和王德明兄弟俩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和鱼市口人对立的结局。尽管,姐姐王德芳继续管理着她们的妓院,二姐王德霞在乌金荡扛起杀富济贫的大旗,做起江湖女侠的梦。

还是免不了因为和鱼市口的乡邻闹出不愉快,而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但凡鱼市口的人,宁愿花钱去别处消费,也绝对不可能再回到王德芳和王德霞的妓院去。多亏王德芳有着多年经营大妓院的经验,在周德强那里或多或少得到某些江湖真传。

毕竟,谁都不愿意花钱买人家背后的指指点点。

倪诛仙没有像王德鑫兄弟俩那样,说对他们家动粗,便立刻派人去实施报复。不计后果不是倪诛仙的为人。鱼市口人都知道,那倪诛仙走路带拐杖,稳上不带稳。做事,瞻前顾后,是倪诛仙和鱼市口人共处的看家本领。给了王氏兄弟一梭子,他只是给他们俩一个教训。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不是他不看僧面看佛面,有行为故意得罪陈永裕的意图。

而是因为陈永裕教训不肖子孙的徒弟,亲自动手有失祖师爷风范。话又说回来,有倪诛仙替自己教训两个不肖子孙,陈永裕岂能不知道对自己是一件善举。老实说,凭倪诛仙的实力甭说给王德明大腿一颗子弹。哪怕要他一条性命,那倪诛仙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他也知道,只要陈永裕知道自己对王德明下手,就定会连夜赶到。

但有一点除外,除非陈永裕远走他乡。

他一个人披一件翻毛皮大衣,来来回回跶步在自己三楼房间的客厅里,一双眼紧盯在东西走向的鱼市口。果不其然,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两匹马在前,一辆马车在后,那赶车的人正是陈永裕他们家马夫大国子。

要说倪诛仙能在昏暗的大红灯笼下,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