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过来不呼死他们俩算他孙道良看走眼。
刚上高铁,孙道良心里免不了为自己安全逃脱缅北人之手而略显兴奋。
再一个,他和徐永和有好多话要说,尽管他知道在卧铺的区域,还是应该考虑别人长途跋涉的辛劳,尽其所能的不去打搅别人休息为妙。可是,由于兴奋他难以抑制,呼死免不了、忍不住地问徐永和一句:“喂,你是叫徐什么和来着......”
徐永和也被孙道良的情绪所感染,刚才见那中年妇女满脸横肉,两个人被吓住的一刹那镜头,这一会荡然无存。“叫徐永和呀,刚才身份证买票的时候不是给你看了吗,你怎么忘得这么快!看你像个知识分子,原来记忆里也不用我好歹拿去啊!哈哈哈......”
徐永和有点不耐烦地告诉孙道良,他33岁了,睡上高铁卧铺还是第一次。
兴奋地脱掉鞋子,生怕卧铺要被人抢走似的。和孙道良斜对着,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两个人勾着头,伸长脖颈,似曾相见恨晚,有说不尽的话要说。中年妇女听得孙道良说第一句话,初开始,只是将自己身体转身朝内。其余,没什么大的反应。
孙道良和徐永和两个人全然不知,那女人意在不想听到孙道良和徐永和的对话。
翻身朝里,只是一种对孙道良和徐永和的说话骚扰她的情绪软抵抗。按理说,孙道良和徐永和这一会应该有自知之明。遗憾的是,孙道良和徐永和两个人只顾自说自话,却对女人讨厌他们俩说话的动作不予理睬。
“嗯,那倒不是,是我根本就没看清楚你身份证上的名字。唉,你说到了深圳,你们工地老板会不要我了啊?如果他们不要我怎么办?会不会找不到事干啦!就这样空着手往回赶,你让我心里不甘啦!”
难怪,孙道良对徐永和的话是百分百相信,只是担心工地上的大老板像徐永和猜测的那样,认为自己吃不了工地的苦,从而断然拒绝自己。孙道良总是担心回到老家后,再像从二军大回来一样,被人议论纷纷,那他在李湘怡他们一家人面前怎么自圆其说?
他最担心的是去深圳找不到活干,正是考虑回家被人询问的压力之下。如果不是自己相信手机上那些骗人的鬼话,他又怎么可能被骗到德宏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想到这里,孙道良不免自嘲起来。
“没事,深圳这个地方不愁找不到活干,就怕你不想干!我才小学毕业,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哪怕读完初中,我也不可能选择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才知道读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在深圳,你拿不出一张硬棒的文凭,是找不到好工作的。像你这样身份的人,我敢肯定你找工作不成问题,放心吧。”
孙道良听得徐永和夸自己,心里甜滋滋的。
是人,总喜欢听好话!
何况,孙道良很少听到有人夸自己。
其实,说好话何况不是对他人一种鼓励。
口下留情,尽量以赞美的语言,激励身边人,是不计成本的高情商人士的举动。柔言善举结好友,恶语中伤世仇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利己利人,高朋满座。动动嘴,就能令对方对你俯首称臣。说几句好话,让人高兴,也令自己高朋满座,何乐而不为!
“噢,那就好办!不瞒你说,我是被骗子骗到德宏来的。其实,也怪我们不聪明。从上海被大巴车运到云南来,一车子的人,就没有一个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如果心细的人,随便问一下,为什么要将我们运到云南来。不是说禹州高科技生产工业园总部在深圳吗?可惜的是,我们居然没一个人过问这件事。当然,也包括我在内!”
“啊哟,我们这里早就听说了。但凡被骗到缅北去的人,基本上是回不来了。十多年前,我们这里失踪的人,估计都被捉到那边去了。是死是活,模棱两可。几年前,听说逃回来一个。据说,他是被摘去一个腰子才得以脱身。
从那以后,德宏地区再也没有人相信去缅北能赚钱了!这样的消息,我每一次回来都听家里人说。因为,在德宏通往缅北的山区,有些山民经常捡到手机、现金、还有金银首饰这一类东西。
大家都认为,是缅北那边和这边偷渡的蛇头,将人强制带走时,有些人故意扔下财物,以示被人发现上交,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他们。可是,他们的想法大错特错。越是贵重值钱的东西,被德宏的山民捡到,谁也不可能去上交,或者选择给他们报警。
就这样,一批批人,从德宏这里送走,反正,我们本地人是不相信去缅北了。倒是你们外地人,一批批被运到这里,偷渡出去。你还算好,逃出来了!据我了解,但凡被缅北那边的人带出德宏地区这座山,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有些人,死了都没人知道!当然,我们也是听说,边防检查站偶尔也会碰到被追赶的人逃到这边来。可笑的是,大多数因为害怕引起国与国的纠纷和冲突,主动将逃回来人送走的事经常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