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长安城。
号称是整个大汉王朝最繁华的城池,也是十八州最接近皇城的一座。
差不多所有的,皇亲国戚都居住在这里,包裹大汉王朝的十八个亲王,番王。
当然,苏王府毋庸置疑,也在此地。
长安城的街道上,一个背负竹楼满脸胡茬的红袍男子,牵马而行,望着道路两边大声叫卖的小商小贩,笑的合不拢嘴。
马不停蹄的行了几日世间,终于到了这长安城,苏禾反而不那么着急去王府了。优哉游哉的逛起街来。
马上要去见小仙了,怎么也要置办些像样的礼品之类的。现在的叶小仙怎么说也是一位小王妃。自己空着手去,总是不好的。
路过一家古董铺时,苏禾看上了一只金凤钗子,钗子上镶嵌着一颗翠绿的宝石,看上去别有一番意境。
苏禾踏进古董铺子,引的门上悬挂的风铃叮呤作响。
“哎,小兄弟,这钗子卖不卖。”
小伙计看样子年纪不大,也就十三四岁的模样,正躺在里间的一个竹制躺椅上打着瞌睡。
可能是这几日店里生意实在惨淡,也可能是作他们这一行就是这样,平时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小伙计懒洋洋的起身,没好气的瞪了苏禾一眼。
“瞧您这话说的,不卖摆那干嘛,好看呀。看看行,不买可别乱碰,碰坏了可赔不起。”
说完又躺下睡了,也许是看到苏禾这一身的寒酸样,有些瞧不起。
看到这一幕苏禾,转身便想离开铺子,但刚走到门口时,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一面铜镜。
铜镜里的自己,满面胡茬,面容轮廓分明,剑眉上挑,苏禾这才意识到自己这几年的变化有多大。
他无奈苦笑,摇摇头。
若是自己再年轻几岁,定然将这小伙计拉起来,胖揍一顿,然后再向他脸上摔几锭银子。
可苏禾现在早已经过了那个年轻气盛的年纪,毕竟自己已经二十出头了。
在他们那个小城,他这个年纪的其他男人早已经娶妻生子了。
“我是不是该刮刮胡子了。”
苏禾这样想着,还是回头走到了小伙计面前,将一根金灿灿的小今条拍在了柜台上。
苏禾现在可谓是腰缠万贯,小洞天内有着堆积成山的金银,可以供他挥霍。
那轩辕可是一国之君,论钱财谁有他多。
所以现在的苏禾,绝对是一个土豪,大土豪。
“把那钗子给我包起来,找个体面一点的盒子。顺便问一下,这地方哪有修面的?”
小伙计一听,这满身泥土气的男子真的要买,噌的一下坐直了身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苏禾再次开口。
“愣着干嘛,包起来。”
小伙计这才确定,自己没听错,一个翻身起来。
“哎哎哎……大爷您稍等片刻,我马上给您包。”
伙计麻溜的跑到里间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看上去年岁不小的檀木盒子。小心翼翼的将那只簪子取出,放进盒中。别说,不大不小,正合适。
小伙计将盒子递给苏禾时,眼神有些闪躲,不敢看苏禾的眼睛。
可能是因为方才的失礼感到不好意思。
苏禾毫不在意,始终面带着微笑,正所谓财不外漏,苏禾不知情的是自己早已被街对面的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盯上了。
孩子满面污垢,脚上那双布鞋不知道穿了多久了,脚趾头被顶出个大洞,大拇指露在外面。头发显然也好久没有洗过了,已然打绺,
更好笑的是,头顶处竟然挂着一片翠绿的青菜叶,别提有多惹眼了。
孩子目不转睛的盯着苏禾腰间的钱袋,若是可以很不得现在就过去给他顺走。
但是他没那么做,因为苏禾还在店中,上一次他在人家铺子里下手,没被人家打死,到现在腿上的淤青还疼着呢。
有一句老话不是说吃一堑长一智吗?用在孩子身上正好。
拿了钱的店伙计,乐的像一朵花儿,本就略大的嘴,恨不能咧到后脑勺,点头哈腰的送苏禾出了铺子的门。
苏禾倒是也乐得其中,毕竟长这么大没当过几次大爷。
伙计告诉苏禾,出门左拐,然后右拐,有一个老头,常年在那支摊为人修面,要去啊,就得去他那,说老头刮的仔细。
苏禾笑了笑,当真朝那去了。
只是刚走了没几步,一个满身蓬头垢面的小少年,却撞进了苏禾怀里。差一点将苏禾撞倒。
少年好像急匆匆的样子,撞到人也没有停留,丢下了句抱歉,就跑远了。
苏禾并未在意,应该是不知何处逃难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