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两年过去了。罗欣在奔波辗转中完成了全国测绘任务,并将那张详细无比的立体建模地图上传至国家数据库。他发现,进入家园后的空间坐标可以自行设定,于是通过分机将坐标固定在了家里。随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全国美食之旅。
这天,罗欣正坐在川府的一家火锅店吃火锅,看到新闻上说这一季的粮食产量接近翻番,却面无表情。他知道,这一季的粮种其实是去年的产品。几天前,他看到自己地里那棵已经千年的桃树,突然想到去农科院的两块试验田看看。
刚将视角转过去,他就看到数据显示麦穗密集的麦子和已经接近两米五高的水稻,还有适应各种土质的不同品种。他甚至发现了两个适用于改良后月球土质的品种。由于粮食作物已经达到目前土地的承受极限,就连口感都改良完成并且可以留种。剩下的地块都开始转向经济作物、果蔬甚至林木的培育,现在已经成果斐然。
幸好之前他觉得这些田在自己手里有些浪费,所以除了自己用来做实验的那几块地,其他的使用权限全部移交。他看了眼站在田边的老人,发现老人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坐忘功已进阶完成循环,正精神奕奕地记录数据。
两年时间里,最初的粮种已经更新了近三千代,各方面性能都达到了普通土地施肥后的极限。各种研究已经超越了现有技术的极限,开始向储备性质的方向发展。例如,因为制作台的实物验证,碳基芯片和可控核聚变已在模拟环境中实际运行,并开始小型化。不过,现实中的技术更新仍需循序渐进,逐步迭代,毕竟基建不是能立刻跟上的,需要时间。如果现在脱离建设公开这些技术,可能会引发诸多纷争,尤其是某些国家可能会激烈反应。虽然已经压得对方不敢乱找麻烦,但压得太过反而容易适得其反,让对面团结起来。因此,不如循序渐进,反正已经有了完整的路线图,按计划推进,温水煮青蛙即可。
罗欣不再看新闻,想到自己一路走来,似乎越来越依赖“不劳而获”的能力和外挂,甚至还将这些外挂借给他人继续使用。
吃完最后一块牛肉,罗欣结完账,在服务员惊叹的目光中离开了火锅店。虽然这两年国内功法普及后,人们的饭量普遍增长,但像他这样一顿吃掉四十人份饭菜的食客,实在罕见。
天色渐暗,罗欣一边逛一边买了几串烤串,边走边吃,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矫情。
“这种跨越无数世界才可能遇到的机缘,竟然让我觉得是白嫖,说出去恐怕会被人嘲笑。更何况,从目前来看,这只是某位大佬随手为之的投资,并无恶意。至于要我的命?想想自己已经得到的和给周围带来的改变,真是可笑。人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或许是因为以前求之不得的东西如今来得太容易,反而让我胡思乱想了吧?我应该没有被害妄想症啊?”
罗欣一边思绪纷飞,一边继续吃着烤串,朝着下一个摊子走去。
罗欣属于从小就没什么信心的类型,这几年随着研究加深,对自己穿越的事越来越没底。但是又想去,毕竟不能白得恩惠。比如自己庄园的几块地里种的几种植物——桃树、梅兰竹菊、莲、荷、松树和几种药材,这些受自己影响和年限上涨,逐渐有了一些“气”的特性。除了物质影响,也逐渐开始能影响内气。这说明,穿越别的世界后,哪怕是同样的名字、形象,但他们也是完全的两个物种。更神奇的是,达到一定年限后,这些药材的基础物质配比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药性发生了改变,但更多的是药效更强,而药性却没变。
再加上另一个发现:特殊能力本身是一种借用。除了自身能量构建出来的那一部分,其他的都是一种借用。这一发现是因为,罗欣在用装甲的时候,完全是奇门阵法供能。而奈叶世界的法阵只能是单纯的催动,但完全借不到力,只能用来构建自己的力量。
后来做了很多实验后,终于想通了:内景的灵魂维度,是信息携带能量,而信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一步一步积累出来的。所有的能量体系都是对世界的理解,而米德芝尔达之类的体系在自己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信息积累而出的完整文化知识体系。在这个维度,它就不完整。导致这个体系就像技术黑箱,能用,但是你无处借力,就像一个坐标系,起始点不一样导致差异点巨大,一些体系完全不兼容,甚至冲突。
而刻刻帝就简单了,时间概念维度够高,使用方法就是简单的氪命,用的都是灵魂碎片或者时间值那种概念上的东西,就是用不起。自己也没有为了使用能力,随意剥夺他人性命的习惯。
所以,穿越前尽量做足准备,哪怕以后用不上,有备无患嘛。
边走边吃还心不在焉,一不小心就把酱料甩到了胸前的衣服上。罗欣无奈地叹了口气,弯下腰跳了跳,又拍了拍胸前的衣服,看见衣服干净了,推了推眼镜,满意地跑往下一个烧烤摊。丝毫没有注意身后的两对小情侣都看呆了。在罗欣买完吃的准备离开时,两个女生好像才反应过来,对着自己男友腰间软肉就是一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