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锁定了。
“发现疑似营救越狱者的人员正在向东潜入城市!卫星监视系统已经锁定其位置,请求立刻调遣支援力量!敌方已确认拥有极强攻击性武器,可能不限于攻击性无人机。”
“收到,已调遣附近所有能够调遣的力量前往追捕。目标是重点人员,一定要活着带回!”
“是!”
没想到安全屋离他们也有两个小时的路程,属实是把墨年轻的双腿走得快断了。实际上搜索部队已经盯上了他们,只是高楼大厦之间距离很窄,难以展开作战。于是指挥部决定在这条巷子的尽头设伏,等着他们入网。
然而伍兹的微型无人机已经帮助伍兹分析出了追兵可能的部署。一行人的路线里除了被堵死的小巷,还有另一个可能可以通过的地方——波尔扎诺贫民窟。他们所处的区域正好是波尔扎诺区和南侧的德文区的交界处,楼房相当密集,他们要么返回德文区的中心地带,要么硬闯封锁线,要么就是转向北边的波尔扎诺区。过了波尔扎诺区,再走一小段路,就可以到更北边乌斯克里亚区的安全屋了。
以他们现在的战斗力,硬闯封锁线肯定不现实。或许进贫民窟能够给他们暂时的庇护。他们已经能够从楼房的缝隙里略微一瞥那些低矮、犬牙交错的由各式各样的材料胡乱改造成的棚户区的影子了。
“棚户区?那是什么?”安娜不解。
伊森·克里夫有气无力地解释道:“一些无法支付房子的费用,或者欠了债务,再或者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家庭或个人,往往会选择在城市外围的垃圾场里收集材料,自己打造简陋的房屋作为庇护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贫民窟。波尔扎诺的西侧是近些年才慢慢建设起来的,所以包围住了贫民窟。”
“哈哈。那大家的意见是什么?”
“向贫民区进发吧,或许那里敌人会少一点。”
于是一行人转向了贫民窟。刚才在旷野中,视野良好,因此卫星定位还能起到作用;但是现在一行人躲进了城市的阴影中,而且入了夜晚小巷里没有灯光,卫星自然也无能为力。指挥部只能通知在贫民窟搜查的人员注意盯着南侧的出口,检查所有通行人员的身份。
最后一班帝国士兵已经撤走回营休息了,接班的是当地的卫队。卫队的战斗素质普遍不如帝国军队,因此这一班的士兵大多都在开小差,有的甚至偷偷进入贫民窟里的酒吧潇洒。
对梅里德·伍兹来说,这个进入贫民窟的机会实在难得。因此,几个人三两下出手就打倒了守卫,并阻止了他们向友军通风报信。
托德·阿尔科克感觉很奇怪。这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追兵,按理说如果带走伊森·克里夫这样重要的人,会引来相当多的追兵的。确实相当奇怪。
好吧,天空中的确又传来了推进器的声音。四艘运兵船像离弦之箭一样向北飞去,似乎是为了追赶什么。再怎么样,还是得赶路。
他们猫着腰慢慢走进棚屋区。此时已是深夜,绝大多数棚屋里都漆黑一片,倒是有一间亮着昏黄的灯光,外面是简陋的遮雨架,在冬日的寒风中吱嘎吱嘎地摇曳。无人机倒是可以起飞探查一下路线,但此时还是谨慎为好,以免被空中搜索的部队注意到。
思来想去,梅里德·伍兹还是决定进去问问路。毕竟贫民窟只有三个出口,他们需要向北进发,则必然经过北出入口。可是棚屋区结构错综复杂,真正的道路往往在空中。
这是一间即将打烊的酒吧。店主人大声打了个哈欠,关上酒柜,转动密码锁,拔掉咖啡机的插头,把洗好的酒杯整齐地摆放在另一个柜子里,走出吧台,来到电闸面前,偶然间瞥见了旁边桌子上的一张欠费通知单。他又打开电闸的盖子查看自己的电费,弹出一串红色的数字“-768.56”,那抵得上他整整一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家乡远在天边,即使利用高悬远地轨道的望远镜也难以观测到。父母和妻子都留在银河西端的一颗小卫星上。当年为了躲避前来抓壮丁的帝国官僚,一家人被迫分离,此后十年杳无音讯。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上了难民船,流浪了两年多,最后到了瑟文,被安排在这个鬼地方住下。政府一开始还勉强发一点点可怜巴巴的补助金,过了几个月就停发了,导致所有难民都被困在了这片空地,只好慢慢收集一些废品搭建起来这座庞大的贫民窟。这片区域数千户居民竟然只能靠从附近居民楼、办公楼偷电生活。
任仲衡越想越郁闷,忍不住抄起那份通知单撕得粉碎。他望向挂在墙上的那块装饰精美的布匹,那是他对家的唯一念想。两个孩子已经在远处的小屋里睡熟了,他也伸了个懒腰,刚想拉下电闸,余光里突然出现了几个不速之客。他立刻警觉起来。
“什么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