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回 三姐新修魔鬼店 学魁扰攘虎贲城 (2/3)

然的表情,变成了捡到金元宝喜悦的模样:“太好啦!我们马上用飞一般的速度过去!”挂断电话后,就对刚换回普装过来的三个女子道:“地点:应阳。任务:救鬼。出发!”可激昂地语声却并没有点燃其他人,而且还被质疑了一句:“都去?”游乐今当然不是认错的人:“高射炮怎么就不能打蚊子?——你们家师尊祖籍不就在那吗?回去往田里栽几棵树,宣誓一下所有权怎么了我们?”无理搅三分的嘴脸,惹得游乐心又拿食指戳了她一下:“户口都不知道在哪,还所有权!”游乐音也补充道:“而且严格地说,只有使用权,所有权是国家的。”游乐今无公害似的晃完脑袋,就又卖着萌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回家啦、回家啦!”

开元四千六百八十一年,改革之风已经把玖玉共和国吹得五颜六色。应阳虽非沿海港口地域,然而因其境内有石膏、岩盐、芒硝等丰富矿源,在此基础上,外加水旱交通也是便利,所以经济上却也成绩颇高。却说位于县治东二十八里有一新设之镇,只因境内建起了几座化工工厂,各工厂员工多是外地人士,生活和管理又自成一体,因此工厂及周边十几个村落划成了一个新镇。由于地有旧时南朝驻骑兵之址,故而新镇就名虎贲镇,又因以化工厂为中心而起,民间约定成名化工厂或化工。

在旧的社会制度尚没有完全被取代,“铁饭碗”仍在人们的意识中深深扎根之时,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和自豪感绝对仅次士人集团。工资和待遇,还有带水带气的筒子楼,当然是羡慕不来的。然而本地人也有吃公粮的子弟,他们虽然不是本地人士的代表,但自傲的程度,绝不亚于满口江夏腔的工人。他们的表现形式,也无非就是穿着花衬衫、喇叭裤,扛着双喇叭录音机,呼蝶唤蜂地去大街上蹦。若干追求潮流的青春少女之中,一个面容姣好,体态匀称,而又性格爽利的最为夺人眼球。固然如此,但却没有男孩敢凑过来献媚讨好,因为在她一双妙目之中,全是一个高高壮壮小混混模样的男孩。之所以看去更像个小混混,是因为他一脸恶人相的头上歪戴个八角帽,撇向一边的嘴里既叼着烟,又吐着“问候”别人女性家长的句子,犹能显示他地痞流氓的军用皮带,被他攥在手里,抽得破空之声连连,打得路人躲避纷纷。当没有人再从此路过,他就系了皮带,口头禅似的骂了一句:“妈的个鬼也!”又丢了烟头,再回来女孩身边蹦那首《漫步人生路》。

青少年标新立异,当然是一种炫耀。然而路人却都被皮带抽走了,所以没有了围观者,跳舞的劲头渐渐意兴阑珊。懒得蹦后,也不会浪费一身活力,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闲荡时录音机并没有关掉,但一个匪气横修的壮硕少年攥着条皮带在前领头,路人谁还管那台三洋里放的是什么。身边的那个女孩闲闲地说了句:“莫老这样,你爸晓得了又打你。”女孩的本意只是调笑,但她话音刚落,一声喝喊就自后传来:“你个死杂种!又死出来不做好事!”拿皮带的毕竟是个半大不大的孩子,所以一听见喝声,就立刻缩了个脖子,龇了个牙,发出的语声也便了个极为恐惧:“我的老头来咬!”说罢,也不管其他同伴,只自己一道烟就跑了。

所谓真流氓假仗义,更何况这群连小混混都未必够资格的小二代。作鸟兽散之后,女孩就惊惊慌慌回来自己家。固然还在学龄期,但课本也就剩下垫枕头的用处了。闲来无聊看了会儿“雪花”横飞的电视节目,也没提起什么精神,所谓闷上心头瞌睡多,一觉迷迷蒙蒙,只睡到了下班号响起。起床收拾完不久,父母和其他邻居一样回来了。见自己女儿虽然越发出落的好了,但既不在看书学习,也不在帮忙做家务,就在那里对着镜画顾影自怜,无名之火由心起责备道:“个小女人什么都不晓得帮忙做!鸡蛋壳子都冇退,就学这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学也不好好上,老子看你明朝长大了么样办的唉!”女儿虽然一指头将镜面拨转到了后面,但对这几句常挂在耳边的教训,显然没有放在心上:“怕么斯,大不了跟你们一样客厂里客上班。”一脸的少女不知愁滋味,只气得父母无以复加,把女儿骂出门后,爸爸却也只得苦叹道:“毕了业就叫她客你们车间上班算了!”

女孩赌气出门后,其实也没有地方可去,毕竟这是饭点,当时的人均生活水平还很低,因为蹭饭而遭白眼,也太跌工人阶级家庭的分了。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路上,闻着一栋栋筒子楼里面飘出来的菜香,饥肠真的条件反射也似地辘辘起来:“公社的时候还可以去万人食堂解决。这早……看哈子熊学魁能不能弄点么以我吃哈!”却才没走多远,就看见那个歪戴帽斜瞪眼的小子跑了过来。加快脚步会合一处问道;“么样了?这早来了?”这小子把气喘匀后道:“我老头打了还不算,呆那地紧骂!我不跑出来么样?”女孩悻悻然道:“我还不是一样!那我们现在吃什么?你带钱了么?”这小子撇嘴耸肩道:“冇得!”挠了挠头道:“就回我的老屋去吃?”女孩不太有性趣:“农村啊!”小子却瞪了一眼道:“个吧打妈日养的,老子就是农村的!”虽然用词既不文明,也不友好,但看起来却不是很生气。所以女孩也敢带笑道:“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回 三姐新修魔鬼店 学魁扰攘虎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