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唐三藏怎么又死了?!【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啊?这……这是唱的哪一出?孙悟空一脸惊讶,心中暗自嘀咕:师父怎的如此直白?我那些应对之词,竟无用武之地了!
孙悟空心中虽有波澜,但表面却迅速恢复了冷静:这紧箍虽看似不凡,但岂能轻易戴到我头上?他暗自摇头,决定坚守立场。
见悟空不语,唐三藏误以为他有所顾虑,心中虽有盘算,面上却更加诚恳:悟空,为师不过一介凡人,若无法宝护体,怎敌那路上诸多妖魔?取经大业,岂不是要半途而废?
孙悟空心中暗笑,那些妖魔哪是真心想吃师父?不过是逗趣罢了。
但他也明白师父的担忧,便故作严肃道:师父放心,此宝若您需用,尽管拿去便是,徒弟绝无二话!
哈哈,悟空,你真是为师的好孩子!唐三藏闻言大喜,双手轻轻捧起那紧箍,仿佛在为悟空加冕一般,实则不过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戏。
这一幕,看在旁观者眼中,却是另一番风味。
金头揭谛嘴角微扬,心中暗道:这猴头,终将是我佛门的一大臂助!
银头揭谛却是不解:区区一只妖猴,佛祖为何如此看重?
摩诃揭谛轻声解释:此猴非同一般,乃女娲补天遗石所化,身负天地之重任,且为先天灵猴,福泽深厚。若能为我佛门所用,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此言差矣,切莫多言!金头揭谛急忙制止,生怕泄露了天机。
摩诃揭谛连忙合掌,口念佛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贫僧失言了。
此刻,师徒二人的对话虽已结束,但那份深厚的情感却在无声中流淌。这一场小小的风波,不仅未能破坏他们的关系,反而让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更加深厚。
哀哉痛哉!,天地间回荡着唐三藏那撕心裂肺的悲鸣,震颤着每一个在场者的心灵。
唐三藏嘶吼着,目光中满是对观音菩萨的质问:菩萨慈悲,怎会如此待我?莫非是戏耍小僧不成?愤怒与不解交织,让他的声音都颤抖了。
五方揭谛闻声而动,齐齐向下望去,只见唐三藏头顶紧箍,双手紧抱头部,在尘土中翻滚挣扎,其状惨不忍睹,令人心生怜悯!
这一幕,让五方揭谛震惊不已。
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困惑与不解:那本该束缚妖猴的紧箍,怎会无端降临于唐三藏之头?
速速探查,揭开此等诡异之事!金头揭谛焦急万分,话音未落,脸色已是一片铁青。
突然间,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砰的一声,唐三藏的头部在紧箍的无情压迫下爆裂,身体无力地瘫倒在地,气息戛然而止,一片死寂笼罩四周!
金头揭谛与摩诃揭谛对视一眼,脸色凝重如墨,唐三藏之死,竟引来了无尽的业火缠身,此事非同小可,必须速作决断!
摩诃,你我二人即刻前往灵山,其余诸位,在此严加防守!金头揭谛语气坚定,与摩诃揭谛迅速离去,背影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与不屈。
留下的三位揭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充满了迷茫与忧虑,不知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灵山之巅,大雷音寺内。
如来佛祖自极乐世界归来,面容瞬间变得凝重,仿佛能滴下水来。
唐三藏,怎又遭此不幸?如来佛祖低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与痛惜。
此变故如惊雷般震撼了整个灵山,乃至整个佛界都为之动荡不安。
阿弥陀佛的佛号,本是普度众生的圣音,此刻却成了业力缠绕的源头,让众多佛陀困惑不解,眉头紧锁。
远在极乐世界的接引道人,亦感受到了这股不祥的气息,脸色瞬间大变。
他身为阿弥陀佛的化身,与唐三藏有着深厚的渊源,此刻却因唐三藏之死背负上了沉重的业力负担,修为受损,金色血液喷涌而出,气势大减。
何人胆敢如此?竟敢挑衅我佛门威严!接引道人怒不可遏,杀意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他迅速推演天机,终于发现了那紧箍背后的惊天阴谋。
稳住修为后,他毅然决然地离开极乐世界,降临大雷音寺,誓要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接引道人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其他圣人的注意。他们纷纷推演天机试图窥探这背后的秘密。
封神之后鸿钧道祖曾有严令:圣人不得轻易涉足洪荒!
但接引道人此举无疑打破了这一禁忌,预示着事态的严重性超乎想象!
很快众圣便洞悉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心中皆是震惊不已:竟有人胆敢挖掘佛门的根基!
而唐三藏这位取经人更是命运多舛,短短时间内竟两度丧命,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老子作为知情者之一也是感慨万千。
他未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