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叔骑着车歪歪斜斜地带着我们出发了。很显然,车子超重,一路上我们三个人都很累。好在那个地方不算太远,大约20分钟的车程。
最后,电动车停在了一家小型的职介所旁边。门口已经杂乱的堆放了很是拥挤的行李。有干净或是陈旧的皮箱,有装被褥的塑料大包,还有麻袋捆着的一半裸露在外侧的衣物……五颜六色的,凌乱得像是菜市场的货摊。大叔停车的同时已经有工作人员出来,他直接利落地说道“里面还在招人”。就让我们放下行李,他在外面守着,让我们进去先填一份简历,然后等着面试。
这期间,我打开手机看到石主管以及原来的几位要来接我的工作人员已经加起来给我打了不下十个电话。尤其是石主管还给我发了一系列的信息。具体的我都记不得了,只知道他想让我回去。
我后面也没拉黑他,只想看看到底他要说什么,不过后来他只是在不停的询问我在哪里,慢慢地,一忙起来,就杳无音信了。
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得知杨卫冬老家是江西的,从05年就出来打工,如今已经流连了近7个春秋了。他说在这一方面,自己还是很有经验的。不过,刚在站台,他说自己并没有想过来,反而是看我要过来,初来乍到很像当年的他,一个人没有经验,没有亲戚朋友。本来已经打算坐公交车回吴江的他最后还是跟着我一起过来了。我听了,心中立时增添了几分感激。
最后,我们俩都很快被招过去了,然而地点却是在常州。因为不收取任何费用,最后我们决定去碰碰运气,反正现在也已经是过路乞丐了,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最后,我们付给那位大叔20块钱,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辆厂合车来了。
不过,这辆车一看就是常年用来接送人员的,除了破旧不堪以外,里面的气味更是难闻。并且,当他们把地上的行李箱包裹等快速地堆叠在一起放在车后面的空白区域以后,所有的人都一起蜂拥而上,如百米赛跑一样。唯恐待会儿连落脚的地方也不剩下了。所有人基本上都是蓬头垢面的,神采颓唐,没有一点儿朝气。因为拥挤,车里面散发的味道更是难挨。加上我晕车的缘故,当即就有点儿要呕吐。我硬是扛着,才不至于那样窘绌。
坦白说,当汽车发动的那一刻起,我真的感觉,原来太多的时候,生活是没有任何诗句的。
刚开始以为直接被发配到常州,但是中途下来又换了一辆大车,我们重新搬下来行李。这时候有一个管事的过来问我们要身份证,说主要是为了办理体检卡,每个人都没有多少犹豫,直接交了上去。很显然,这里的中介也不是完完全全的那种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的,信息或多或少都存在虚假性。只不过,这次的中介没有黑色元素而已。
这辆车上搭载了十二人,行李重新被搬上车,再一次乱得像垃圾场。一路上,我的头被晃得非常晕。而且在车里有个小伙子,看样子也是第一次出门。一脸游移不定的神色,挨着杨卫冬总是问东问西的。可能是因为环境的问题,让我的心情很烦乱。我甚至觉得他都有点儿弱智,他家是河南郑州的,不在郑州找份找工作,居然胡乱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工作招聘就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居然会问出门应该带多少钱合适,带什么样的衣服等一类的碎屑问题。不过,很快我就意识到,大家都是一样的井底之蛙,谁又何必瞧不起谁呢?
我恍恍惚惚,三个小时的车程,像是地狱来回颠簸。
而且,车窗外的天气,一会儿刺眼的日光,一会儿暗沉的阴郁。让人的心情,坐上了过山车。
本来常州并不是很远,但是由于车速有限,到了地点以后已经三点半了。那是一处宽阔的电子厂区宿舍,也是郊外的一栋临时公寓。外层是肥沃的砖红,内里的质地纤洁流白,粉刷得干干净净。地面虽是劣质的哑黄色大理石,但仍然整齐光滑。这栋公寓是工厂租下来专门用来安纳那些刚来的农民工人。前前后后有十几簇,占地面积并不算小。但是由于处在郊外,且周边都是丰巢的工厂,纷嚣缛重,所以鲜有居民入住。
推开门,空荡的房间盈着一股新房子特有的味道,瞬间扑上来。再加上地面上的碎木屑,和几张只有空架子的铁床,可以看出来这个地方建好以后还没有人住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