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葱油饼 (1/2)

秋风转冷,桂花飘扬;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

这是韩湘雪回宫后和家人过的第一个中秋。

这个中秋过得颇为热闹,八月十五当日,韩毓影携倪月华、韩湘雪和韩玉娆拜神、赏赐月饼后,便在殿中设宴,邀各位大臣及家眷进宫赏月。

众人在金殿中观舞、祝酒过后,便又纷纷撤出来,在花园中的陈设的筵席坐下。

园中已陈列各色彩灯、各类游戏之物。依照韶月的习惯,在金殿宴饮过后,要在后宫花园中寻一宽阔场地,再次摆宴设席,此时便不拘俗礼。于是园中又是一阵热闹。

韶月民风开放,但在宫中仍要以男女长幼分席。韩毓影和一众大臣坐在一处,倪月华便需陪着各位夫人坐在上席。韩湘雪便按照丹枝指引坐在了各家公子、小姐们上首,望着一片喧闹声色,微微扬起了唇角。

能在中秋节入宫拜见的大多是在京且地位颇高的官员及妻子。人数虽不太多,但即使每位官员只携同夫人和一两个儿女入宫拜见,这人数也相当可观。

韩湘雪望了眼附近的精致筵席,那些公子小姐里坐着许多生面孔。她久不在京中,此时便一边饮酒,一边暗暗打量着这些人。

往日,像中秋这种节日是各位官员及家眷博得皇上、皇后及皇子公主们青眼的好机会。宫宴中猜谜、献艺等节目甚多,若能凭此给宫中几位留下个好印象,或让自家女儿入了皇上、皇后青眼,嫁入宫中为妃——不管正妃侧妃,对家族都将是一件大喜事。

然而,由于韶月的当今皇上和皇后膝下没有皇子,这些年来,京都内外的各大勋贵世家也紧跟风向,纷纷着力于将自家女儿培养得知书达理、精熟武艺,积极为下一代女官的诞生做准备。

这一点,从她身旁坐得最近的两位小姐就能看出来。

定国将军府的荀小姐年龄同她差不多,仅长她一岁,一身银红袄裙,眉眼十分俏丽,正对身边搭话的户部侍郎家小姐视而不见,随手将那位小姐递过来的帕子推回去,眼睛一直往她腰上的飞雪瞟,目光如同话本子里的小姐望见了俊俏书生。她自以为掩饰得无比小心,袖子却已带倒了桌上的酒壶,泅湿了半边袖子也没发觉。

见那户部侍郎家的小姐急得快要哭了,韩湘雪终于命丹枝提醒了那位荀姑娘。而在她被宫女领着去后殿换衣服的时候,旁边王丞相家的女儿正搭了话来。

玉娆早已无视了宫中女官要求的坐位,领着宫女往她小姐妹那边凑去了。好在这园中宴饮较为随意,这件事也没什么人注意。

这位王小姐便坐在了她左手边的位置上,谨慎地只占了半个位置,见一旁定国将军府的荀羽走了,才低声同韩湘雪谈起了有关今年科考的一些事情。

虽是闲谈,倒也有些见地。

韩湘雪同她闲谈几句,见她说起政事时语气平和、字句斟酌,对于试题和考生文章又颇有些自己的见解,心思十分玲珑,便抬眼看了她一眼。

她归京之前便听说王丞相家的燕白小姐是京中人人赞誉的第一才女。据说她所读的京关书院院长也曾夸赞过她见识广博、出口成章。

如今一见,倒还真是个可用之才。

王燕白身着一袭淡白织锦罗裙,外罩一件绾红绣枣枝的袖衫,衣着并不华丽。她面容柔婉,气质温和,不算什么难见的美人,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双仿佛遇见什么事都会无比沉静的眼眸。

少女见她忽然看过来,似乎愣了一瞬,转眼又是一副镇定模样。

韩湘雪笑了笑,拎过手边的酒壶给她倒了半杯,又给自己满上,举杯向她示意了一下。

这场晚宴前,父皇曾嘱咐她要安抚一下这些急于立储的大臣。而她能做到的,也就是对这些大人家的小姐们亲善一些了。

桌上注意着这边的另几位小姐微微哗然了一下,王燕白则隐隐有些激动,举起酒杯,同她一饮而尽。

韩湘雪饮下半杯酒,便微微侧向王燕白身边,同她谈起朝中其他事情。

另一边,定国将军府的荀羽也回来了。见韩湘雪似乎同另一边的丞相之女相谈甚欢,也没怎么在意,完全将自己爹说的要搭搭话给抛到了脑后,满心只想看看韩湘雪佩在腰间的那把长剑。

韩湘雪同王燕白交谈片刻,心中点头。最后便随手从腕上摘下只精雕细刻的玛瑙镯子,递给她当做见面礼。

跟着她喝酒已经有点发晕的王燕白也已经无力再谈,接过镯子谢过之后,便同身边一名宫女下去休息。

韩湘雪今天穿了一件浅紫色海棠绣金的撒花罗裙,戴一支攒紫宝石的赤金钗,长发半挽,行动时钗下缀着的赤金长穗随之微微晃动;加之眉间被桂叶画了一朵鸢尾花,更将她初现绝色的容貌衬得画笔难描。

连她望向王燕白的时候,这位第一才女都被这样的容色惊了一下,当她解下飞雪递给荀羽时,这位将军府的小姐直接就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