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直夫听的不明所以,一脸疑问的看向兰华。
兰华叹道,我曾记得幼时跟随伯父到北地收集山货,北地不仅有剽悍的八旗,更有神秘的巫觋,这与我中原大不相同。一般他们头上披着苍狼长尾鬃毛编织的发辫神帽,脖子上戴着用鸟颈骨串成的珠子,上身衣穿着汉褟儿,下身系着闪缎裙。作法一般要持续三天,法力之大,可降神雾三百里,氤氲不辨鸟兽之形,可请九重天之云气,遮天蔽日阴风四起。若是进攻可排十层兵布十字阵,若是退守也能演八卦而布四方阵。阵阵凶险,刀兵剑戟杀敌于瞬息之间,阴阳五行困敌于万劫不复。
树上直夫闻言半信半疑,世间还有这等奇事?正在犹豫的时候,探查的武士回来了,据报,此处关隘有关门四道,东北和西南各两关,城墙上不见守关将士,城门紧闭,不能撼动丝毫。
树上直夫暗自忖度,我来中原已有十几年了,所见清兵鬼神之风颇盛,怕是现如今赶上他们在祭祀,这兰公子幼时所见,当不得真,说不定是他伯父吓唬小孩的把戏。于是说道:兰公子,我们不能等待三天,兵贵神速,趁此混乱之时,出其不意的闯关通过才是上策。
兰华劝阻道:万万不可,鬼神之事,不可信,也当敬而远之,岂能冒犯,刚才你也听到了,告诫我们东南西北都不能走……
树上直夫坚持道:这是疑兵之计,敌人怎么会把自己的部署宣扬出来呢。
兰华还要说什么,却被破虏拉住:公子,与其多疑生变,不如破釜沉舟。
兰华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点了点头。
树上直夫便去部署攻关事宜,林、火、山、风四队各自攻一门,采用以静制静的法子,全部脱去武士盔甲,换上清廷的勇字服,登上城墙以后,消灭暗哨,便宜行事,如果遇到伏兵,马上撤回,如果没有防备,就混入其中。
树上直夫把部署说明给兰华后,兰华频频称赞其调度有方。树上直夫随即说道,你我不能原地等待,必须要随兵跟进,我走东北,公子主仆二人可走西南,我们城中会合。
兰华主仆和树上直夫也换好了衣服,分开行事。
且说兰华主仆二人跟随火、山两队蛇形到城垣之下,四周寂静的可怕,唯有城中的祷词断断续续:
香主摆下红花美酒,大吃大喝几时休。
哪里起来哪里落,哪里王爷定干戈。
这些武士兴许是听不懂,但攻城夺隘的技术似乎很是娴熟,只见有抛绳搭梯的,有负责戒备的,有衔着刀攀爬的,配合默契,进退自如,兰华心中也是赞叹不已,等到全部登上以后,并没有发生警号,也没有激战,东北方也是如此,兰华心中没有安稳,反而疑虑更大了:不正常啊,绝对不正常,其中必有妖事。
破虏在旁边推搡了一下:公子不要发愣了,上去看看再说。随即,把绳子递给了公子,上面的武士也在焦急的打着手势。
于是兰华拉紧绳索,下沉马步,来个青云纵,三两步就等了上去,引来一片喝彩,破虏紧跟着也上了去。
由于瘴气浓重,可见范围有限,不辨内城光景,但除了唱诵之声,又没有别的声音,众人也就小心翼翼的下城探查,一路无险,进了关内,只见前方模模糊糊似乎有障碍重重,这时,陡听唱诵之声变为杀伐之音:
一挑东方甲乙木,青旗人马一齐出。
二挑南方丙丁火,红旗人马紧跟出。
三挑西方庚辛金,白旗人马随后跟。
四挑北方壬葵水,黑旗人马紧跟随。
随着亢阳之音瘴气渐退,这时看清了对面原来是一位盔甲鲜明的大将军,领着身着兵字服的两队人马,估算也有百十多人,周围屋脊上面也是布满了弓弩。
这时东北方向已是杀声震天,兰华这面也别无选择,只有混战在一起,才能避免弓弩的威力,这般且战且退,还有生机一线。
只见对面的大将军一言不发,居中不动,只是挥手让兵马掩杀过来,这些武士也实在凶悍,迅速分成前后两队,前队挥刀拼杀,后队起跳腾挪发送暗器,只杀那埋伏的弓弩手。
混战之中,也难以讲招式,一把刀胡乱砍去,断肢残臂,哀嚎四起,清兵限于地形狭窄,无法发挥人数优势,兰华这边不敢恋战,以退为主,这样双方都折损了半数人马,兰华主仆也已退到了城墙之上,机会难得,破虏浑身浴血,护住兰华:公子快撤……
只见兰华纵深一跃,休迅飞凫,飘忽若神,转眼间就隐没于林草间,破虏也使出了走壁功,尾缀兰华迅速退去。而这些武士只能沿着绳梯后退,又被斩杀大半,侥幸脱身的屈指可数。但不知树上直夫能否安全撤退,又能保存几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