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又发来了信息:“那个医生周末有空,想不想见见他?他说条件很好。”我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妈妈每次都会发这样的消息,似乎她觉得我没有“合适的对象”,就像她心里的某个空白一直没有填上。她总是问我:“你不是项目经理吗,怎么还没找到人?”每次我都不想回答她,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说的“条件好”,是否意味着这些人就能填满我内心的空虚?是不是只有这些条件好的人,才有资格走进我的生活?
我盯着手机屏幕,那行字像一根针,刺进了我心里最脆弱的地方。妈妈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满了期待,甚至带着一丝急切。她的语气像是在提醒我,我的时间不多了,仿佛年龄和条件已经成了我人生的唯一标准。我不禁苦笑,心里涌起一种无力感。她说的“条件好”,是年薪百万,是市中心的房子,是光鲜的职业,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重要吗?它们能填补我内心的空缺吗?
不,我知道,条件好不等于心动。她说的“条件好”,是那些外在的物质,是社会的标签,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但这些并不是爱情的全部。爱情,不应该只看这些表面的东西,它更应该是那种心灵上的共鸣,那种一眼就能看透对方内心的人。而不是因为某些数字,某些标签,或者社会的期望。每当我想到这些,我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我想要的,是一种纯粹的感情,而不是一场交易。
有时我会想,学生时代的感情,是真的那么简单和纯粹。那个时候,喜欢一个人,不会去想他的家境、职业、前途,只是单纯的心动。那种感觉真好,没有杂念,没有要求。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他的一切,不需要考虑什么条件和未来的风险。记得大学时,我喜欢过一个男生,他不善言辞,却会在雨天为我撑伞,会在我熬夜复习时带来一杯热可可。那时的感情,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干净,像春天的风一样轻柔。可是现在,生活变得太复杂,感情也不再是那么简单的心动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条件和标准,仿佛爱情变成了一场精密的计算。
那些曾经的纯粹,似乎已经离我远去,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等待和被动的接受。如今的我,早已忘了最初的自己,忘了曾经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忘了最初的笑容是怎么一回事。我的表情每天都变得僵硬,甚至开始麻木。是这座城市改变了我,还是我自己变了?每当夜深人静,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心里总是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孤独。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外面的街道依旧没有人,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车声。夜晚,像是一块厚重的幕布,笼罩了整个城市。没有人知道我此刻的孤独,也没有人会在乎我的心情。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都在逃避,逃避着那份深藏的空虚和不安。我试图用工作填满时间的空隙,试图用忙碌麻痹自己的内心,但每次停下来,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就会重新袭来,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我想要逃离这座城市,逃离这片迷雾。可我又知道,逃到哪里去呢?我依旧是那个孤独的我,依旧是那个不知所措的我,面对这座城市,面对自己,始终没有答案。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如今却发现,这座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我在其中迷失,找不到出口。
有时候,我会想自己是不是已经不再拥有感觉了。人们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会变得更加深刻,而我却觉得自己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无法感知那些曾经让我动容的瞬间。是不是我也被这座城市吞噬了,成为了这座钢铁丛林中的一部分?它吞掉了我的感情,也吞掉了我的青春和梦想,剩下的,只是一个机械化的、永不停歇的生命体。每当我想到这里,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打开窗户,潮湿的风吹进来。空气里弥漫着霉味,和这座城市的湿气一同涌入房间。对面楼层的灯还亮着,和我一样的不眠之人。这座城市太大了,大到让我感到迷失,感到自己永远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称之为家。它也太小了,小到让我觉得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逃脱这一切,逃不掉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夜深了,外面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飞驰而过的汽车,打破了夜的寂静。霓虹映照在水洼里,像破碎的镜子一样,碎成一片片的光。我站在窗前,看着这座城市的夜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想要逃离的冲动。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我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什么,找到一种失落已久的安心感,或者只是片刻的安宁。可是,能逃到哪里去呢?是逃避这座城市,还是逃避自己?是不是无论逃到哪里,我都无法逃脱内心的孤独和焦虑?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这座城市,它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让我感到窒息,也让我感到迷失。它有着闪亮的霓虹和喧嚣的街道,可是,我却始终无法从它的热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回到电脑前,我又打开了朋友圈,刷过一个又一个的动态。别人晒着旅行的照片,幸福的家庭,甜蜜的约会,每个人看似都过得那么精彩。然而,我自己呢?我坐在这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