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文化人都这么谦虚吗?”
“文化人,现在还有文化人吗?现在自谓的文化人,其实是最不懂文化的。”
任笔友正经说道:“说句很现实的话,当今中国,自毛主席后,已无诗词佳作了。你们听听毛主席的这首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情景完美融和,每一句都写景,但每一句又都在抒情。苍山的肃穆之色,加上如血的残阳,在颜色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重要的,他通篇气势如虹,每一句,都气势千钧。通篇更无一字可改、无一字可增、无一字可减。你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澎湃之情在心中激荡。试问,如今有这样的诗作吗?往前推五千年难寻,往后推五千年恐怕更没有。”
吕希燕说道:“丑蛤蟆,你又胡说了,现在兴新诗,那旧词已成为了历史。你难道没读过汪国真顾城海子的诗吗?”
郭燕突然双手高举,动情的朗声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吕希燕不甘落后,也吟诵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古丽燕瞅瞅这个,瞧瞧那个,见任笔友欣然悦色,终是忍不住,也声情并茂的朗诵道: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你们所谓的这些新诗,不是名利之作,就是专门哄女孩的烂情之语,只有昙花一现般的新鲜,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更是无胜于有的污言垢语。”
众女不服,都切声嗤鼻。任笔友呵呵一笑,朗诵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听听,这才是诗,这才是词,吟诵千遍也不觉得枯燥泛味,再过千年也显春意盎然。”
古丽燕频频点头,终感觉这个押韵对口的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如磕五香味瓜子般香酥干脆。“燕哥,你也会写这种诗词吧,也来一首如何?”
郭燕忙俯和道:“燕哥,就整一首吧。”
吕希燕盈盈笑着,道:“笔友,你可不能辜负了这美景盛情哦。”
任笔友看着三个漂亮可爱的女孩,感觉到她们那迷人的美瞳中流露出的殷切期待的眼神,想了想,说道:
“钟鼓楼,楼钟鼓,儒音道声千古传。蹬楼上台指江山,我辈青春笑自然。
中国红,红中国,泽东润之万世年。我自多情向天笑,要留风流在人间。”
“好!好!好!”
众女拍手欢呼,原来男人是有些才华的。她们都如痴如醉的看着男人,觉得他英俊潇洒,气度非凡,正应那古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丽燕道:“燕哥,我喜欢‘我自风流向天笑,要留风流在人间’这句。”
郭燕道:“我也喜欢这句:我自多情向天笑,要留风流在人间!”
吕希燕道:“我自多情向天笑,要留风流在人间!我也喜欢这句诗。”
任笔友笑笑,说道:“毛主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老人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祥和广阔的舞台,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演绎我们的人生大剧。”
郭燕道:“燕哥,你的人生大剧有剧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