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系列小说(节选) (4/9)

水的手走出木门,治保主任立即用大铁锁把仓库的门锁上了。

4.没有山芋的春节

毕悟水仿佛是盲流被遣返了。拖拉机手把他的“行李”放在花园桥那儿,就轰轰隆隆轰轰烈烈地把拖拉机往回开了:“毕作家,不好意思啊。城里不让拖拉机进去,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

毕作家的夫人见到他回来了,虽然像个讨饭的,也喜欢得不得了。

“终于回来了。真好。”

“山芋失踪了。被人带走了。这可怎么办?”

“就是那个把自己变成野人的山芋?你不用担心,他有几十年野外生存的经历,他有克服艰难的本领。况且他是被人带走的,你就安心过年吧。过完年再说。”毕悟水夫人从来都比丈夫更有主见。

“鲜花插在牛粪上”,是对美人错嫁的惋惜。

“癞蛤蟆吃着天鹅肉”,是对贱男佳偶的嫉妒。

这两句话,毕悟水夫妻占全了。

毕悟水爱人梅小红是全城第一美人,这在见过她的男人心目中是毫无争议的。当年梅小红是县广播站的播音员,毕悟水是城郊文化站的通讯员——他是全县唯一亲自送稿到县广播站的通讯员,因为城郊离广播站近,因为通讯员中只有他见过梅小红,知道她美若天仙,看着便是无限幸福。

这一对文艺青年,一个写一个播,那些年,全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响着梅小红甜美的声音“下面播诵通讯员毕悟水的来稿”,起初“稿来稿去”都是毕悟水一厢情愿,独自暗恋。全城第一美女自有无数的追求者,一个城郊通讯员用“植树造林”、“保护青蛙”、“消灭老鼠”、“农田改造”这些粗浅造作的文字是不能打动仙女的。

梅小红对毕悟水真正上心,是那年南方小年的第二天,腊月二十四的中午。

毕悟水一身泥巴出现在播音室的门口,手里拿着两张大白纸,颤抖着说:“请你务必马上播出这一篇,刚刚发生的真人真事。太感人了。”

梅小红一看,大标题是“无名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冰河救人纪实。”

宝林桥比较狭窄,过年前人流汹涌,一位老太不堪拥挤失足从桥上落到了香河里,眼看生命危在旦夕。这时,一位中年人飞身从桥上跳下去,随后又有两名回家过年的青年人跳了下去……老人得救了。

路过此地的毕悟水也加入了救人行列,下河协助把老太太抱上了岸,并把老人家送往附近的医院。随后,他顺着水泥路的湿脚印,找到了第一位下河的中年人,对他进行了实地采访,并用最快的速度,写出了目击新闻……

梅小红被眼前瑟瑟发抖满腔热情的毕悟水深深感动了,她没经请示就直接用激动的声音,播出了刚刚发生的接力救人稿件,并在最后加上了:“刚才播诵的是通讯员毕悟水的来稿。这是刚刚发生的感人事迹,毕悟水来稿中虽然没有写到他自己,他其实也是冰河救人者之一。他是穿着一身泥泞衣服写完这篇报道的。”救人新闻发生在南京彭宇案判决“对老人跌倒扶一不扶”激烈争论阶段,这给小城的冬季带来无限的温暖。也就是在这个冬天,梅小红春心荡漾,拒绝了其他所有的追求者,接纳了其貌不扬的毕悟水。冥冥之中,那位落水的老太,无意中成为他们姻缘的红娘。

梅小红的安慰让毕悟水稍得心安,但他依然魂不守舍。他百思不得其解:山芋无亲无故,无依无靠,他究竟会到哪里去呢?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新华路香樟树上的红灯笼挂了一层又一层,有政府部门的,有商业宣传的,还有培训机构的,喜庆的气氛让人难以回避。

“毕作家啊。山芋找着了吗?”电话是小学同学林一林打过来的。他关心的不仅仅是山芋,林一林更关心的是梅小红,他想借机跟全城第一美人说几句话。

“没找着。已经报警了。派出所说他四十年前就是失踪人员了。”

“梅科长在家吗?你叫她接电话。”

梅小红与林一林畅谈十几分钟才挂电话,因为手机显示另一个电话始终在排队等待接听,她才结束通话。

“毕作家啊,你这电话怎么这样难打?山芋有消息了吗?”

“苍书记啊,没有消息啊。他能到哪里去呢?天寒地冻,真叫人担心啊。”

“我们村里已经派人分头在找,你不用牵挂,安全肯定没有问题的。你好好过年。不要再关心山芋,他是我们的村民,我们会对他负责的。”

毕悟水听懂了,苍书记是告诉他——年后不要到万山湖去了。对方已经挂了电话,毕作家还依然在发呆。

“你就安心过年。文学来源于生活,但也不能脱离生活不过日子啊。你看那些获奖的作家,哪个像你,人家日子过得神仙一样。乖,好好过年,过完年再说。”

“我就是命贱啊,此生卖给文字了,愧对你啊。”

“这几天过凡人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