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把车停在一个学员们极少训练的起点。毕作家留心看周围的环境,在浓雾中,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几号线,这是什么起点。
安全员先喊了毕悟水的名字,请他坐到驾驶座位上:
“你是第一个考。先验证,注意看摄像头。验证成功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毕作家含糊其词地点点头,系统播报“下面是模拟夜间灯光的练习。”毕作家打开前照灯时,就被扣掉了一百分——因为模拟前灯光没有复位,远光灯还在打开的位置。还有一次机会,毕作家开始逆时针绕车一周。因为天气有点冷,车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当毕作家再次上车的时候,安全员告诉他:
“有一个触摸按钮你没有按响,扣一百分。”
可能是紧张慌乱之中,毕作家没有把触点按到底。车门密封,毕作家也没办法听到语音播报“有学员通过车尾(车头)”。
毕作家用大约一分钟时间考完了科目三,吓得其他三位同车考生面面相觑。但安全员很开心,她笑得意味深长,心里想:
“如果都像这样考的话,我四分钟就可以下班回去了。”
“我可以跟车看一下吗?”毕作家心有不甘。
“不可以。这是规定。考试以后的学员必须下车,不得跟车。”
毕作家垂头丧气地下了车,迎着凉风漫无目的地往前走。他回头看了看31号,那考试车还停留在原地。另一位学员两次抢灯光语音,也黯然下了车。那个学员好像在流泪。
在沮丧中,毕作家终于想起来,这是四号线。因为雾气里出现了高大的仿制的金字塔,这是影视城的那条线,在长城影视城的旁边,他仿佛是一位蹩脚的替身演员,只演了一分钟,就垂头丧气地下场了。
林一林电话询问毕作家考试情况,他不好意思说没有起步就挂科了,就说直线行驶跑偏了。因为直线行驶这一项练习,毕作家从来没有达标,不是超出了38至45码的速度域值,就是离开中行线大于30厘米。
那一天,毕悟水太粗心了,也太紧张了。他惩罚自己步行了九公里,走得实在筋疲力尽了,在雾气中,他才问一位环卫工人,这是哪里。工人说:“已经快要到技术学院了。”
真正是南辕北辙,毕作家知道走向了相反的道路,沮丧地拿出手机来导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