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王老师在第十天的傍晚,才悄悄对林一林说:“为什么领导说是疑似泄密呢?据说,上一次命题的某个人,在房间,用弹弓将一个易拉罐射出了高墙之外。他们怀疑有命题的内容藏在那只易拉罐里。结果同住一室的两个人都被隔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是有些可疑啊。像我们这样的人,怎么会玩弹弓这样的玩具呢?而且,开会时纪律说得像刀一样。”
“所以,第一次命题的所有试卷都被封存了。这样才把我们又紧急召来。通知再迟到一天,我就出门旅游去了。”
房间里,除了一台内部电视,什么都没有,就更不要说电话了。
“初中那一组两位专家真是吃尽了苦头,也被组长训得头昏眼花。组长急得亲自上阵了。”王老师说。
“他们为什么非要出有争议的内容呢?这样的考试题目是不能有任何歧义的,答案更不能模棱两可。命题尽量不要创新,具有甄别功能就行了。”
但林一林小组在定稿前,还是遇到了麻烦。他们出的作文题被大组否定了,作文题最后由组长亲自命题,这样做当然也是防止命题专家有倾向性。
命题全部完成后,是无休无止的校对,包括标点符号都要相对至少10遍。而且要五人全部签名。
命题任务真正完成,要等到将印刷样稿真正校对完,要等到各地把试卷全部领走,直到考完,专家才能离开闱点。
每考一科,组长都要等待在保密室里,在等那部唯一的固定电话反馈考试情况。如果电话不响,那是最好的。电话一响,心乱如麻。在考数学的那天,接受咨询的保密室电话猛然响了,数学组长端着茶杯的手剧烈抖动起来,茶杯落地,摔得粉碎。
“你说什么?根号里的数字看不清?”组长大叫,“快把印刷前的样稿拿来!”
样稿上根号里的数字清清楚楚。
“立即叫内部印刷厂的厂长上来!”厂长胆战心惊地上来了。
“立即去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卷子上会不清楚?”
勘误电话立即打到各市,又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每个考场。事态总算平息了,总算有惊无险。但中午数学组长一粒米没吃,他被吓得不轻。
厂长最后可怜巴巴地解释说:“我们印刷前把机器检查了无数遍,只有一种可能,在飞速印刷的过程中,有一只微小的蚊虫飞到了机模上……”厂长最后将面临什么处分,不得而知。
到第20天,阅卷结束了,林一林他们终于领到了上交的手机和相关物品。一辆大巴,把许多人直接送到了高铁站。此前,工作人员根据专家的要求,帮他们把票买好了。
回到小城,林一林有一种出狱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