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系列小说 毕梅他们回来了——《》之四十一 (1/2)

41.毕梅他们回来了

“爸爸妈妈,我想回国看看。”毕悟水和梅小红的女儿毕梅在电话中说。

毕悟水没好气地回答:“如果回国定居,就回来,如果只是看看,就少麻烦吧。”

“回来能待多长时间呢?”梅小红问。

“大约一个月时间,主要回来观光。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来了。也挺想你们的。”

毕悟水脸色难看,没有表态。梅小红淡淡地说:“是一家三口都回来吗?”

“是的,我们都回来。”

梅小红平静地说:“那就回来看看吧。现在米国与我们关系比较敏感,你们回来要考虑周全。”

“我知道的。”

通完电话,毕悟水脸色更难看了,梅小红也不开心。他们可不像有的家长那样,觉得孩子在国外留学、工作、生活是一种荣耀,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污点,是他们家庭教育的失败。

林一林是他们家的常客,这天又来了。

“那个跳楼的孩子怎么样了?”毕作家问。

“从十四楼跳下去的,还能怎么样?父母赶回来了,伤心欲绝。”

“到底为了什么事?就跳楼。”

“其实事情很简单,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好。孩子奶奶问孙子作业做完了没有,孙子说,玩一会儿再做。孩子对中午有作业很反感,不想做。结果奶奶就唠叨了一两句,孙子冲奶奶发火,老奶奶把孙子的表现告诉了远在苏州打工的儿子。结果父亲很过分,叫孩子到门口跪着,孩子脸薄,不愿意,他父亲就在电话里大骂儿子不知道他们的辛苦,不孝顺奶奶,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那孩子一气之下,就从高楼通风的管道井跳下去了。”

“太可怕了,就为几句话,就跳楼。生命对于他们一文不值?太脆弱了啊。”

“也不能全怪孩子。隔代教育有许多弊端,交流不畅,学习压力大,父亲不理解,孩子自然会感到活着没有意思。”林一林解释。

梅馆长岔开这难过的话题,说:“毕梅他们要回来了。”

“那怎么看不出来你们一丝高兴的样子?还愁眉苦脸的。”

“我就不喜欢那个杂种,你说他们回来,一个黄种人带着两个黑人,像什么样子?”毕作家在叹气。

“不要老是杂种杂种的,难听死了。说顺口了,在毕梅他们跟前再说,会惹他们生气的。”梅馆长白了丈夫一眼。她虽然也不喜欢杂种,但放在心里。

林一林说:“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了,不同人种的结合是一种进步,不要过于在意肤色和别人的目光。”

“你说起来轻巧,你儿子怎么不娶个黑种人?我不是在意肤色,我是在意她们现在所拥有的国籍。米国自称世界老大,收割各国利益,自我感觉良好,动不动就打你打他,我最恨的就是这个。而我们的孩子却背叛国家,还待在那里。真是耻辱。”毕作家的爱国之情,不能说是狭隘的,那是极其真诚的。

“回来还要待一个月左右,真是难熬啊。”从来不发愁的梅小红也叹气了。

“我的孩子没有你们孩子优秀,他想出国也出不去啊。都别唉声叹气的了。水来土掩军来将挡,还有你们搞不定的事情吗?”

他们俩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不想陪他们在外面乱转,丢人现眼。回来让他们自己去玩吧。”

没过几天,米国的一家三口就真的回来了。没有人到机场去迎接他们,他们直接包了一辆车回来了。

父母懒洋洋地开了门,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毕梅本想和爸爸妈妈来个热烈拥抱,但别说热烈,连个冷淡的拥抱都没有。

“你们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们吵架了?”

梅小红淡淡地说:“你不知道我和你爸爸从来不吵架吗?”

“叫外公外婆。”毕梅对着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说。

“外公好。外婆好。你们辛苦了。”脆脆的中国普通话。

听到中国话,毕悟水和梅小红的脸上才浮现出一丝笑容。

那位外国女婿怯怯地说:“爸爸妈妈好,你们辛苦了。”也是普通话。

“你们一路辛苦,赶紧进屋吧。”梅小红不忍心抹了初次上门女婿的面子,这有损礼仪之邦的形象,赶紧领着他们进了家门。

放下大包小裹的行李,五个人尴尬地无话可说。

毕梅满屋子看,最后说:“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给我们准备房间?”

“房间都是现成的,你们简单打扫一下就能住了。”梅妈妈说。

“我们自己收拾吧。有房子就好。”女婿连忙讨好地说。

毕作家直截了当地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从事什么工作?”

“我是贩奴时候老黑奴的后代。您看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吗?我是教中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