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保得后方不失。朝中有一众大佬支持。
次子贺界音,极善征战。军中曾有种说法:无论战事多么凶险,界音一出,战事可定!在军中名望极高,手下优秀谋士、将领更是一抓一大把!
现在两派明争暗斗、兄弟嫌隙。贺泉心中焦虑无比,却无能为力。无论选谁,另一个都没有好下场。贺泉虽是皇帝但也是一个老父亲,谁他都不想失去!
就在今年六月,青王贺界音在手下一众谋士将领的劝导下,决定突然发难。攻入皇宫青龟门,诛杀了太子贺律诚和晋王贺天洁,并逼迫贺泉退位!迅速扫清政敌,从贺泉手中得到让位诏书。
于是贺界音于七月初在显德殿登基称帝,尊老皇帝贺泉为太上皇。这件事中,辛明启可谓出力甚多。
八月,草原上的冲联人听闻大峡朝堂不稳,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冲联的顼秀可汗联合了另一部族,合力南侵。
通过传回的战报,得知,八月十五日,冲联大军入侵力州,力州城破。力州紧邻草原,中间只隔着几座小山;八月二十一日,冲联人攻入式州;八月二十六日,进攻平坡。
这三地处于大峡北部,是和冲联之间的缓冲地带。
前卢和大峡此前为平定内乱曾向冲联可汗称臣纳贡。当时草原上雄心勃勃的冲联实古可汗正在整合草原各部落,无心他顾,就接受了这种短暂的和平。
因此,力州、式州、平坡和其它几个作为峡夕北面屏障的城池只有少量兵力驻守。事发突然,冲联人又是有备而来,自然轻松攻破!
此时的大峡经过多年战乱,元气尚未恢复。都城京安,也是兵力空虚,能征惯战的守卫兵力只有数万。
眼看冲联人兵锋直指京安,群臣和百姓开始人心不稳,各种流言蜚语漫天传播。一些大户商人之家更是已经做好撤离京安的打算。
刚刚登临大宝,准备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新皇帝;昔日悍勇无双、杀伐果断的青王,贺界音此时却是无比憋屈!
贺界音经过短暂错谔后,迅速平复心情,当即力排众议,下令京安城门紧闭。只留几道小门,派心腹属下严加看守,对进出人员严加盘查。并快速调集兵力在城外几里处抵御冲联人,自己也不顾劝阻地亲临战场!
肖海内心从原来的惊叹到后来的归于平静。心想这些事好熟悉,那些人却好陌生!
“肖督运,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应该还记得吧?”辛阿四问道。
肖海回过神,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指了指脑袋:“除了名字,都忘了。呵呵”,干笑两声哪敢多说。
“好吧”,辛阿四无奈地说:“你的事满京安城都知道,我虽在军中却也听说过一些”。
“是吗,估计不是啥好名声吧?”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就知道。
于是肖海又问了一些关于“自己”的故事。
这个世界公认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称为“同”。因为制定了比较完善又合乎情理的礼乐制度和伦理制度,去规范民众的行为,从而使得文化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和传承,所以被后世认同。
这些制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于王朝统治稳定的,并被后世的历朝历代模仿和沿用。
后来这些制度被一群士人、学者研究并拓展开来。当时人们称之为“儒”。其理论学说自然就是儒家学派。其中一人被称为“费子”,是集儒家学说之大成者。费子和他的学生们将这些制度和伦理规范,系统、条理地集中并梳理开来,归纳出“仁、义、礼、智、信”几个核心理论。被称为几大显学之一。
肖海的老祖宗肖横,便是费子的学生之一,成绩斐然,学问一流。被后世人称为“费门十哲之一、费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学五大圣人之一”。名声响亮,地位尊崇。
肖海是其第三十八代子孙。
肖家自肖横开始,从大同中期至如今已历经千年之久。以耕读传家、教书育人,以儒家学识教化天下。见过无数王朝更替,依然子弟无数,可见底蕴之深厚。在读书人心中地位无比高上!
而且肖家也不参与皇位争夺,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能善待天下士人、民众,肖家都能认其领导,并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虽然流言说当今皇帝得位不正、非明主,但肖家人陆陆续续进入朝中任职,这就是肖家人的态度。
如何得位不做议论,那是皇家自己的家务事。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民,肖家就支持,这也代表了很多文人士子的态度。
任何人当皇帝,读书人的态度都很重要!
贺二对肖家的态度心知肚明,当然也回报恩宠。肖家清淡度日,行事低调,然而在整个都城却是人人敬重。甚至远远地见了就会躬身行礼,除了那些不认识的。这是尊敬也是礼节,更是读书人自认为的德行!
“天下万家灯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辛阿四笑了笑,“而肖督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