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十军棍 (1/3)

“万家灯火!”肖海笑了笑,“兄台也颇有文采嘛!

“哪有,我是辛明大帅的亲兵护卫。大帅虽是武将,却也是识文断字的。现在更是请了教书先生教授家中子弟。我只是偶尔听得一两句,不曾想却在大郎面前卖弄了!”辛阿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互相交谈中,辛阿四觉得肖海不再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令人生厌,反而无比随和。所以辛阿四的语气也不由得生动起来。

“难念到哪个程度?”肖海接着问。

“你家人多难念不知道,在你落马以前我们都觉得你信不过,不必要多说话的那种。”

在战场上不被同袍信任,那得有多大隔阂,可见以前的肖海做人有点失败!

按理说,肖家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在耕读家风的影响下,肖海虽不说才华横溢,远见起码得有点吧!结果这家伙成天吵闹着要弃文从武;不钻研文学典故,偏爱舞刀弄枪。还不止一次地说自己的志向是要率陷阵之士取敌首级于万军丛中,成为绝世猛将,封冠军侯!

也不知从何处学了一些武艺,觉得自己已经不凡,平日总爱在坊间找人比试、单挑!对手总是让着他,不认识的也会被跟着的管家或下人提前买通。这使得他更加骄横!

“肖大郎,猛将不是谁都能成的。武力、天赋、才智、机会缺一不可,封冠军侯更是难上加难!”

“呵呵,现在我知道了,你说的这些我好像都没有,可能有一点点蛮力,顶多算个莽夫”肖海老实说道。冠军侯!亏他敢想!

辛阿四:“后面的事,听辛明都尉说过。”

原来,当听说冲联人兵临京安。肖海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该去战场见见血、立个功了。于是给家里留下一封信就踏上了追求武将之梦的路!

他一走,肖家可就乱了!

肖海是肖长远的孙子,而且是这一房唯一的独苗。肖长远有两个哥哥,分别是肖长心和肖长景,还有个弟弟肖长风。

肖长远在人生最后时刻,亲手把肖海交到哥哥肖长心手上,语重心长地嘱咐了几句,见哥哥应承下来才闭了眼。

肖海虽看着整日不学无术,但因为肖长心老爷子看重,加上和肖海平辈的兄弟姐妹大多已成家立业,就他一个未成年男丁。同岁的又是子侄辈,所以在家里是大的宠着、小的让着,跟个小太爷似的。

当肖家人看到那封肖海留下的信,说要去泾原道从军时,连夜就进宫找到皇帝贺界音。

肖家为天下文脉之首,地位尊崇。这还是贺界音坐上龙椅后,甚至是大峡立国以来肖家首次向皇帝求助。要求不多只要能让肖海全须全尾地活着回来!

皇帝极为重视,首骑司几路人马连夜出城!

首骑司可以说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负责监查百官,刺探各地情报、收集证据、揖拿盗贼,甚至还将手伸向别国,权限极大,而且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肖家还给当时负责泾原道军务的大总管辛明启写了一封信。信中并不多言,只说肖海若是无恙归来,史书中辛明启自然是无敌猛将。否则,辛明启的那些污点事例当尽现于史书,供后人观赡!辛明启一看,顿时慌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级别,都想着青史留名,让后人敬仰有加,可他辛明启年轻时也确实干过一些荒唐事!

肖家是圣人之后,历来一直负责编纂史书、史料,记录帝王日常言行。写的书有很高的可信度。肖长心的儿子肖子义就任职皇宫“秘书郎”,常立于贺界音身后,是皇帝很信任的近臣。记录皇帝和众臣、侍从的言行举止。肖家写的史书、史料常被奉为圭臬,且多有引用、摘录。

于是辛明启思来想去,设置了几项考核,让肖海通过。

军中不能无故提拔。这样,就给刚在泾原大营报名成辅兵的肖海弄了个“粮草督运”的官职,不用上前线。为了保险起见,还让儿子辛明玉任都尉,率一众辛卫家将随行押运。并叮嘱他,不论发生什么事必须保得肖海周全。

力州、式州、平坡隶属于泾原道。这三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冲联军队攻破,且直逼都城京安。

但冲联人也无法全部占领偌大的泾原道各地。皇帝分析利弊后,下令在京安城全力死守,同时又命泾原道大总管辛明启集合、招募当地府兵和辅兵及民夫,截断冲联人的退路。

肖海是粮草督运,属后勤官职。遇到冲联军队的机率很小,又让辛明启随行押运,本不会有危险。但肖海也是倒霉催的,小概率事件偏偏让他碰上了。运粮队伍途中遭到冲联人的斥候小队袭击,有数人伤亡。肖海一见热血上头,不管不顾,骑上马就往前冲!

可能是技艺不娴熟,刚跑没两步就摔晕了。醒来后又见辛阿四杀俘虏,见了血又晕了!

夏天,老天爷就像孩子的脸色一样多变。阴沉沉的天空眼看暴雨要来了,没想到一转眼,热辣辣的太阳又从云层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