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良久,缓过神来下意识的摸向口袋,才恍然自嘲——他已不在那个“人机分离,自动爆炸”的前世了。
每一天日出时分,听着街道两旁报童清脆的喊声逐渐远去,前世的那些纷繁也一一步向黄昏。
壁炉中翻腾的火焰,院落前殷切的叮嘱,校园里喧闹的争执,餐盘上单调的食物,两世为人的琐碎和现实交叠重合,却唯独只见今世今生的影子。
或许,他能做的,不过是把前世的这份念想铭记于心,对于那个世界,他只是是个匆匆过客,但对于现在这个世界而言,他记忆中的一隅角落,却栖居了那个世界存在过的最后凭证。
…………
餐桌上,沐恩低头用餐叉细细的切着餐盘上的一块干面包,把黄油尽量均匀涂抹在面包片上。
干面包口感并不好,不像记忆里模糊的松软,面包切面上有一些稀碎的深色颗粒,那是谷物加工之后剩余的残屑。
黄油的口感也和前世也有些出入,不过因为承接了原身记忆的缘故,并因口味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
从他的记忆和这两天的接触到的事物来看,这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大致相当于前世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
蒸汽机械运用广泛,城市间也出现了火车等长途运输工具,很多行业也出现了机械化替代人力的苗头。
但他很清楚,这里绝不是另一个地球。
这里的历史和地球的历史大相径庭,虽然也有“东方”“西方”的称谓,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可以和前世和罗马,中国媲美的疆域大国。
各个地形区之间都是由许多零散的小国组成。
而第一教会取代了“国家”的统治地位,教皇则是这个世界上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有点类似前世中世纪的王国国王,这个世界的国王则与中世纪的大公相近。
以此类推,城市的市长大概相当于有封地的领主,但市长的任命还需经由当地教会的主教批复通过。
而他现在所处的紫藤公国在地域上,东部与坎迪亚毗邻,西北两面则被利摩哥圈绕,南部临海。
这几个国家都信奉红鹰教会,之间很少爆发战争冲突,局面也算安定。
………
“沐恩。”
说话的是他餐桌对面的一个中年男人,汉莫尔.赛维尔斯,也是他这一世的父亲,声音带着中年人特有的醇厚,“今晚放学之后记得早点回家,连带着你妹妹一起,雇个马车。”
说罢,他从上衣中摸出一枚银币,银币的一面绘有一个身着宽袍的女人,女人双手合握置于胸前,垂头闭眼,作祈祷状;另一面的图案则是紫藤国的国花紫绮兰。
这是兰茵市内流通的通用货币,紫藤银币,也叫“藤银”,由红鹰教会批准,紫藤公国发行,购买力约莫相当于沐恩前世的一百元RMB。
封面上的女人形象是教会的上一代教皇——罗娜莎·迪娜拉。
沐恩接过银币,有些惊讶的望着男人。
在他的的印象中,父亲很少对他这么“大方”。
不考虑前世的年龄附加值,沐恩今年十五岁,妹妹十四,两人都在兰茵的第一中学就读,学校位于城市的中央广场附近,距离沐恩家不过两千米左右。
由于来往行人马车众多,难免有些拥挤,治安问题也时有发生,所以沐恩和妹妹希尔放学时一向是多绕将近一千米的小路步行回家。
印象中鲜有马车接送的经历。
汉莫尔是兰茵市北部小镇的治安官,才不到四十的年纪,就显得有几分老态,他身材高大,鬓角的发色枯黄,一如烧过的草缘,他的唇边有点下凹,眼窝深陷,海蓝色的眼睛小而有神,时刻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
而沐恩的母亲莎依娜是当地的小学老师。
按理说,沐恩的家庭条件在兰茵也算的上优渥,事实如此,他们家的独栋住宅坐落在市区外围,只谈寸土寸金的地价就足够让一个普通的下城区工人日夜不息的劳作上百年了。
但相对于家境,沐恩的父亲在两个孩子的额外开支却可以说是“吝啬”,甚至于“严苛”。
他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但也并不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看法,在沐恩看来,他的这位父亲可以说是在后代上,深入贯彻了奥卡姆剃刀的朴素的极简主义经济理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支出)”。
相比父亲有些显老的面孔,母亲留着一头很柔顺的金发,三十五岁的她保养得当,和丈夫走在路上逛街甚至一度被错认为是父女。
莎依娜经常拿这件事在家和孩子打趣,汉莫尔对此却不以为意,他唯一的回应就是那张摆着饱经风霜的严肃面孔。
有点遗憾的是,沐恩和希尔都没有选择性的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好在由于父母都是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