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
记者首先向李铜提问:“李指导,对于原本可以拿下的比赛,最终踢成了平局,您有什么看法,这是否和您的排兵布阵有关呢?”
李铜表情严肃地回答道:“球队的整体表现其实是很不错的。我们的战术安排也没有问题。这场平局,主要还是因为裁判的一些判罚存在争议。如果不是最后那次进攻机会裁判没有给到我们,我们完全是可以赢下比赛的,就像唐疾锋那脚射门打中横梁,真的非常遗憾。”
这时,另一位记者紧接着提问:“李指导,如果早点让海毅佳上场,结果是否会不一样?”
李铜皱了皱眉,然后强行辩解道:“这可不一定,每个球员在不同时候状态不一样,如果早点让海毅佳上场,我也不清楚在前面的时间里他是否会拿出良好的比赛状态,而且我们不能依靠假设来判断结果。”
记者立刻反问:“李指导,您说不能以假设判断结果,可是您刚刚也用假设对结果进行了判断啊,您说如果裁判把最后一次进攻机会给到球队,球队便可拿下比赛。”
李铜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提高了音量说道:“这是两码事!裁判的判罚失误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这并不是无端的假设。我们确实有很好的机会去赢得比赛,是裁判的判罚改变了比赛的走向,这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和无端的假设完全不同。而关于海毅佳早点上场的情况,那纯粹是未知的变数,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认为他早点上场就能改变一切,比赛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这种简单的设想。我坚持认为我的判断是基于实际情况和经验的,而不是随意的假设。”
这时,另一位记者紧接着提问:“李指导,对于您的排兵布阵,我们有些疑惑,您对待每位球员是否真的公平呢?特别是海毅佳,他的状态完全可以首发,为何让他替补呢?”
李铜皱了皱眉,然后强行辩解道:“首先,我可以明确地说,我对待每个球员都是公平的,都是一视同仁的,每个球员都需要为一个主力位置去竞争。而海毅佳,他是第一次入选U15国少队,之前从未参加过U15国少队的比赛,在他上场之前我们并不清楚他的状态能否适应比赛,直接让他首发太过于冒险,而这种比赛不适合冒险。”
一位记者立刻反问:“海毅佳在此之前虽然未曾参加过U15国少队的比赛,但是之后他已经成为U15国少队的一员,也参加过球队的训练,作为主教练难道还不能评估海毅佳的状态能否首发吗?”
李铜有些不耐烦地回应:“训练强度还是和比赛强度有区别的,只有不懂球的人才会认为训练状态完全等同于比赛状态。”
李铜的这番回答显然引起了记者们的不满,现场响起一阵议论声。
又有记者提问:“李指导,那下一场比赛您是否会让海毅佳首发呢?”
李铜稍微顿了一下,回答道:“这要看海毅佳后面的状态,如果海毅佳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那当然会考虑。”
接着有记者问:“对于后面的比赛,您有什么展望呢?”
李铜神色稍缓,说道:“我们会认真总结本场比赛,找出问题和不足,努力打好后面的比赛,争取获得小组出线权。”
这时,又有记者提问:“李指导,这场平局对球队的士气会不会有影响呢?”
李铜思索片刻后回答:“我相信队员们有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这只是一场比赛,我们会尽快调整好心态,积极备战下一场。”
随着各种问题的抛出和李铜的回答,这场新闻发布会在紧张的氛围中持续着,而关于球队表现和李铜排兵布阵的争议,也在记者们和外界持续发酵。
新闻发布会后,李铜在新闻发布会所说的话和他的排兵布阵以及首战战平埃及U15国少队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大体育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标题醒目而犀利,诸如“李铜言论引争议,排兵布阵遭质疑”“首战平局背后:李铜的解释能否服众”等等。
有媒体尖锐指出,李铜此次排兵布阵似有极大不合理,有任人唯亲之嫌。一些关键位置上,实力强、状态好且更适合的球员遭冷落,无缘首发或上场机会少,而受重用的球员似与他有特殊关联形成派系。这种做法违背公平竞争原则,让球迷失望,也对努力却被边缘化的球员不公,对球队发展不利,引发对李铜执教公正性的严重质疑。
球迷们对此也是各抒己见。有的球迷对李铜坚持认为不能靠假设判断结果却又用假设为自己辩解的行为表示不满:“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李铜的逻辑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的球迷对海毅佳未能首发耿耿于怀,“明明海毅佳有实力首发,却被按在替补席,这就是教练的失误。”甚至有些球迷觉得埃及U15队在B组中被看作实力最弱的,原本期望可以轻松战胜从而为小组出线奠定基础,然而平局的结果让人失望,出线前景变得很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