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什罗见状,反手拎起龙王鲸长牙杖,正要破窗而出杀向楼下。
可不过片刻,楼下又恢复了平静。
众人好奇地争先望向楼下,却发现百余个暗夜黑枭横七竖八的死了一地。
黑衣人们手中那明晃晃的金刀上皆沾满了鲜血。
原来龙朔早已将金刀营策反,眼下八千侍卫已尽数追随他出逃到此。
楼下身披夜行衣的黑衣人们,正是由金刀营八千侍卫乔装打扮而成。
此时,一个金刀侍卫跌跌撞撞地爬上楼,跪地抱拳道:“禀大统领,三万圣象军已杀到乌龙坡外的峡口。不计其数的暗夜黑枭紧随其后,估摸着也有三四万之众。”
“横竖是死,不如杀出去跟他们拼了。”还未等龙朔做声,张庙便满眼凶恶地说道。
东巴什罗出言制止道:“不可,眼下圣象军如日中天、暗夜黑枭神秘莫测,我们绝无从峡口突围而走的可能。惟有借道隋乱府,才可保全八千金刀侍卫。”
“借道隋乱府可比从峡口突围难上百倍千倍。”
“此话怎讲?”
“隋乱府与伏龙城交恶多年,他们平生最为痛恨之人便是蜃国王室中人。我与龙朔及金刀侍卫们皆出自杨太岁、梅仙姑的麾下,他们绝不会让我等活着进入隋乱府的地界。”
乌龙坡的另一头,有一座横亘于深谷之间的巍峨关隘,名为杀龙口。
过了杀龙口,便是隋乱府的地界。
乌龙驿与杀龙口相距不过三五里地,如若众人即刻启程,未等圣象军与暗夜黑枭追来之时,便可赶到杀龙口下。
可因为一桩荒唐的陈年旧案,来自伏龙城的人一但靠近杀龙口便会被射杀。
原来在多年之前,杨太岁曾微服私访于隋乱府。
一日,他在夜市闲逛时,无意中偶遇了一位上街观花灯的陈姓妙龄女子。
女子花容可人,如是月宫里的嫦娥。
杨太岁对女子一见倾心,此后便纠缠不清,几经甜言蜜语哄骗到手。
可几度翻云覆雨地玩弄过后,便抛下了女子。
女子不堪受辱,于一个风雨之夜在闺房内悄然自缢身亡。
可那位陈姓的妙龄女子,偏偏就是隋乱府世袭知府大人——陈芝麻最疼爱的嫡女。
得知嫡女死因的陈芝麻勃然大怒,命人连夜捣毁隋乱府与伏龙城之间的商道。
又在两城交界的乌龙坡上筑起那座百尺之高的关隘——杀龙口,并派重兵日夜把守于此。
陈芝麻斥令守关戍卒,就算是一只来自伏龙城的小小苍蝇也不许飞过,更别说是大活人了。
……
“杨野种一人犯下的桃花债,倒害得两地相隔,千家万户因此流离失所。”听罢,东巴什罗愤恨地嘀咕着。
可如今圣象军与暗夜黑枭两大劲敌步步紧逼而来。
众人无奈,却只能以身涉险,便率领八千金刀侍卫直奔杀龙口而去。
估摸着过了半炷香的功夫,众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乌龙坡的另一头。
远远便看见,在苍白的月色之下,一座高耸入云的七层大城楼如山岭般横亘于深谷之间。
楼间高挂着一块金底的巨匾,上书“杀尽伏龙登徒子”七个血色大字。
大城楼前筑着一座马蹄状的瓮城。
瓮城的城台上,架着六七把由巨木打造而成的连弩,密密麻麻的守关戍卒在连弩后一字排开。
众人蹑手蹑脚地逼近瓮城。
可忽然之间,数不尽的箭矢犹如冰锥般漫天飞坠而下。
箭矢一一射在众人的身前,形成了一条齐整的界线。
射箭之人似乎并无杀人之心,只是想告诫他们不要靠近杀龙口。
与此同时,又一只飞箭从天而降,却直愣愣地贯穿了一名金刀侍卫的脑门。
众人四散躲避,警觉地环顾一周后,发现暗箭杀人者并非是杀龙口的守关戍卒。
只见手握一把长弓的李怀仙,如夜行鬼魅般出现在了离众人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
龙朔见状,急忙喊来三五个弓弩手反击。
弓弩手们搭好箭,刚冒出头去,还未来得及射出手中之箭。
却不料,小山坡的另一侧又忽然出现了一伙圣象军甲士,将弓弩手一一射杀。
与此同时,卢象升身骑独角战象从小山坡后缓缓现身,他的身后是那三千头威风凛凛的战象。
随后,密密麻麻的圣象军、暗夜黑枭如同雨后疯长的野草般瞬间便铺满了整个小山坡。
他们凭着小山坡居高临下之势,连出暗箭,将不慎冒头的金刀侍卫接连射死。
东巴什罗见状急忙运出一股元气,将藏身的巨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