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7章 再临海云城 (1/2)

这些白色的身影衣着怪异,皆身披一袭黑棕色斗篷,脑袋上都套着一个个血色獠牙外漏的野猪面罩。

只见白色身影疾步四散开,不停地穿梭在林间,纷纷从怀中掏出粒粒红丸,一一塞入了昏迷在地的众人的口中。

过了稍许,七零八落的人堆里传出几阵嘶哑的干咳声。

白色身影们闻声如野兔受惊般警觉地探头四处观望着。

他们见已有人苏醒过来,便又步履匆匆地消失于浓荫蔽天的望天树林腹地。

与此同时,一行数千人相继醒来。

此时的天色已然大亮。

朱红的太阳横挂在东岭之巅,一道耀眼的金光落照在不远处兀立于晨曦中的海云城头。

龙朔起身收拢满地狼藉的金刀侍卫。

金刀营自隋乱府至此,一路历经鬼王潮、北阴寒鸦、巴蛇、瘴气沼泽、无名蚊群、毒雾等几番磨难,八千侍卫如今已只剩下六千余人,足足折损了两千精锐。

等龙朔重整好队伍,一行人在温如玉的领路下直奔城门洞开的海云城。

可一行人刚到城外的一片芦苇荡中,便闻到了一股恶臭的异味。

只见城头用铁链高高地倒吊着七具尸体。

几只乌鸦“嘎嘎”地哀鸣着盘旋在尸体的四周。

这些尸体的头上都罩着一块大黑布,看不清真面目,无法判断是敌是友。

如今城内的局势未明,如若大部队贸然挺进城中,难免会被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众人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行动。

东巴什罗、温如玉、张庙与元夕四人乔装打扮一番先行潜入城中打探虚实。

龙朔与沈水伯则留守城外,率领金刀侍卫潜伏在芦苇荡中伺机而动。

眼下海云城东、西、南、北四大城门虽洞开着,可进进出出的贩夫走卒却是屈指可数。

四人往脸上身上抹了些散发着臭味的黑色烂泥,假扮成逃难而来的流民,匆匆来到城门下。

只见城门的一侧坐落着一个茅棚,几个面色凶恶的城门官慵懒地相互打趣着拄剑而立。

远看这几个城门官的装束,倒也不像是暗夜黑枭或黑甲骑士阵中之人。

可四人还是做贼心虚,便低着头捻脚捻手地走近城门。

城门官们见状,远远便嫌弃地捂住鼻子,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入城。

温如玉与茅棚擦身而过时,不经抬眼一瞥,看清了城门官的模样。

她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眼神也变得慌乱不安。

原来这几个城门官都是与温如玉熟识之人,其中领头的那位竟是她三哥温峪的贴身护卫。

东巴什罗发觉温如玉神色异常,怕暴露身份,便急步上前挡住了城门官的视野。

四人就这样无惊无险地来到城中。

街上贩夫走卒攒攒,叫卖的货郎、骂街的老妪、砍肉的屠夫、杂耍的戏子……一一入目。

可忽然,一个红袍少年身骑高头大马如长风过境般呼啸着穿街而过。

红袍少年的身后紧跟着一群扬鞭飞马的带刀护卫。

街上顿时鸡飞狗跳、摊掀人仰,几个躲闪不及的百姓被踩死于马下。

“横行霸道似猛兽,气焰嚣张如蛮人,真是该死。”东巴什罗说罢抡起龙王鲸长牙杖便要追打过去。

可温如玉却抢先出手,紧紧地扯住了东巴什罗的衣袖。

温如玉呆呆地望着红袍少年远去的背影,眼中的神色愈发异常。

“好赖不分,助纣为虐,你这是为何?”东巴什罗愤怒地推开温如玉高声斥责道。

“是三哥哥。”温如玉悻悻地失神嘟囔着。

“那不是极好?有咱三哥在,不用再像过街老鼠般躲躲藏藏了。我们这就追上去找他。”元夕雀跃道。

“万万去不得,我看你们这个三哥可不像是个好人呐。此中难免有诈。”张庙急忙出言喝止。

“张将军此言不虚,如此紧要的关头切莫意气用事。”东巴什罗也附和道。

可元夕根本不理会两人所言,拉着温如玉便朝着红袍少年消失的巷尾追去。

原来这位红袍少年名为温峪,正是老城主温良恭的第三子,也就是温如玉的三哥。

温良恭膝下原有七子一女,除去小女温如玉、次子温岭,还有六个嫡出儿子。

无名芦苇荡之役发生时,温岭趁着温府亲兵精锐大部与黑甲骑士缠斗,伺机率领叛军攻打海云城西、南两座城门,长子温屿、四子温岐带伤迎战皆已惨死。

这六子中如今在世的便只剩下三子温峪、五子温峋、六子温屹、七子温岷。

东巴什罗与张庙相视苦苦一笑,无奈地紧追而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