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的名字很大众化,九州之地没有十万,也有八千。
而且相比宇文成都出身于宇文世家,身份显赫,王猛则是寒门出身,祖上勉强与太原王氏搭点关系。
因此一开始,王猛只是负责皇子府内的账房,连长史都不是。
后来李守溪被敕封燕王,王猛被秘密安排为一名名不经传的县尉,身份资料也被替换为太原王氏的旁系子弟,出仕为官。
五姓七望,金字招牌。
因此之后王猛可谓一路狂飙,短短三年便晋升为辽东太守。
能被李守溪如此重用,皆是王猛在野史上的评价——‘功盖诸葛第一人’,妥妥的超级大牛,至少不次于诸葛武侯的存在。
处理政事与内务上,王猛不仅高效节能,而且知人善用。
尤其是处理少数部落与朝廷的关系上,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其被安排为辽东太守的原因。
只有王猛可以中和少数部落与汉族的矛盾,且将他们逐渐汉化。
而且此时辽东之地大部分的官员,都是王猛实际考察出来的优秀人才,表面上属于朝廷的中立派系,实则都是李守溪的人。
毕竟王猛的真实出身可是燕王府!
一旦身份暴露,这些人自然而然便会打上燕王府的标签,即是门生故吏。
境界上,王猛属于那些天资妖孽之辈。
短短不过八年时间,已是九州大天象境的超级强者。
要知金刚境、指玄境只是堪比天象境,可见三大境界中还是以天象为尊。因此在大部分人心中,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是循环渐进的过程。
而王猛之资质,在大天象境中都不是什么弱者。
这可是‘功盖武侯’的妖孽。
加上李守溪最近签到的道家长生诀,王猛可以同时修炼阴阳两副图,对应了他掌控的天象——
乾坤之力!
先天阴阳真力,造化通玄。
相信过不了多久,王猛便可成为一名双境大宗师。
李守溪从未小瞧过千年世家的底蕴,但王猛的实力作为底牌,镇压辽东绰绰有余。
更何况王猛还是黑土地与三大坊的实际掌控者,这些人的目的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王猛,李守溪根本不担心最后的结果。
···
辽东码头!
作为李守溪重点发展的运输途径,这两年来可谓日新月异,且逐渐成为了辽东最繁华的重镇。
毕竟黑土地带来的粮食丰收,可不是马车可以运载的。
加上辽东之地富饶的铁矿资源,原始山林的木材、三大坊的产品···产量过剩后,都需要向中原之地输送。
水路的便利与运载力,皆不是陆路可比。
而且陆地上还有各种关卡、山匪···成本是水路的几十倍。
这次出使大梁,李守溪选择水路的另一目的,便是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毕竟辽东之地不缺特产。
但因地处天北,扬州一代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奢侈品的价值都是异常昂贵。
即使海运,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若是李守溪可以亲自打通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便可以将这些成本降下来。
“微臣王猛,见过燕王殿下!”
作为辽东太守的王猛,这样的盛事岂会错过。
早早就在此等待李守溪的到来,除此外,还有辽东的各级官员,都知道这次李守溪出使江南的消息、
因为这次李守溪搞得动作太大了。
不仅仅只是李守溪,还有众多辽东之地的商贾随行。
“王太守,孤让你筹备的东西,可否齐全?”
“殿下放心,一切准备都已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王猛低首回复间,从大袖中取出一册账本,恭敬的递到了李守溪的身前。
上面记录了这次前往江南的商人、装船的货物,以及随行的护卫人员···李守溪这次可不仅仅只是一行人,而是汇聚了辽东大部分的商会。
尤其这些商会囤积的土特产,这可是一次难得顺风车。
码头前,相比之前万舸停靠的热闹场面,此时只有寥寥三十艘大船占据了整个港口。
诺大若小山般的战舰,主舰足有五十八丈长、十五丈宽,船舷高出水面七八丈。如此巨大而壮观的巨舰,正是李守溪掌握辽东后,命人督造的超级巨舰——
祖龙级战舰!
整体由一根六十丈高的万年古木锻造龙骨,船身坚固异常,近乎一体打造而成。
这也是古代技术的壁垒。
若没有坚硬且庞大的一体龙骨,便无法建造超出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