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说书人,正在说着凌云这个人。
毕竟,《西游记》爆火!
书封面上就有作者的名字——凌云。
凌云自然名声大噪。
而街头,一个中年男说书人。
“诸位,话分两头,凌云此人,乃是当之无愧的文豪。”
“要说这凌云,也不知何许人也,如同天上神仙,降临人间。”
“忽的一声,就出现了在京城之中。”
那说书人再度用抑扬顿挫的文字,说道:
“凌云一出手,那便是旷世佳作《西游记》”
“凌云此人,真乃神人诶,只是如今,这位文豪,依旧没有展露在大众眼中,也不知是年轻俊逸的人才,还是德高望重的文学泰斗……”
说书人,正在说道凌云的情况。
周围的百姓们,听着各个都不住点头,惊骇于凌云的神奇。
百姓们,贩夫走卒们,可能不知道写书的含金量。
但是他们听书之后,听到那么精彩的故事,自然也会对凌云好奇起来。
百姓尚且如此,又何况达官显贵。
在街尾,又一个中年女说书人,啪一下,一拍惊堂木。
“祖师道,道字们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们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
只听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又道……”
说书人,话语抑扬顿挫,节奏富有张力,听得百姓们全神贯注。
这是街上,而一些达官贵人府邸中。
还专门邀请说书人,来到他们家中办专场。
有的官员,喜欢自己看书。
但有的官员,喜欢听书,便破天荒的专门请了说书人。
一到晚上或休沐时刻,便让说书人,说书西游。
一家老小就听说书人说,有的觉得说的慢,只能自己提前看西游记。
随着西游记的爆火,有越来越多的达官贵人,都想要结这位名动京城的大文豪。
单单是范思澈和王启年,这段时间以来,就已经收到过很多贵人们的邀请。
这些贵人们,接触不了凌云,只打听得到凌云是在监察院任职。
但监察院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不敢轻易接触的地方。
所以,他们都不敢直接去监察院结识,就先找范思澈引荐。
……
京城一品居!
靖王通过范思澈的组局,与叶灵儿、范若若等,都在一品居内吃饭。
靖王主动笑着说道:“这《西游记》写的极为不错,单单是每一回的诗句,便是无上绝妙之品!”
“而书中所写之大圣,虽是不谙世事,但却有强大的实力!”
“在面对天庭的各种压制时,也能勇敢反抗!”
“这种精神,在西游记出现之前,我未曾见到过!”
他停顿片刻,话音一转,稍后说道:
“当然,我也从书中看到了别的意味。”
“比如孙大圣学艺之地,那位先生,却教导孙大圣惹祸之后,莫要提到其名字!”
“而教导孙大圣之法,一个是逃窜用的筋斗云,一个是三十六变,好像全都是惹祸之用的法门。”
“我不才,倒是感觉,大圣之事,有些许阴谋之意。”
他停顿片刻,稍后才表达自己看的不多,但也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毕竟是王爷,看书也不会只看表面上的情况。
若是凌云在这里,听到靖王的话,铁定会给靖王竖起大拇指。
凌云之所以选择《西游记》就是因为,这本书是阴阳写法的。
阳,明面上,看着是一个大闹天空的猴子,被教训之后,老老实实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阴,暗地说,接西天取经的道路,来讽刺朝廷等等。
比如过青牛精那一关,谁来都不好使,最后如来给了十八罗汉,十八颗金沙,那就是十八座金山。
最后,用金沙给青牛精淹了!
等于用钱给青牛精盖住了。
青牛精收钱之后,老君马上出来,收走了青牛精,摆明是老君派青牛,拦路要好处费,不给让唐僧过去等等。
诸如此类的暗喻很多,百姓未必看得出来。
但靖王却表示着,“这本书,我总感觉写出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表面上反抗精神,一种是暗中的阴谋之意。”
“比如花果山那老死的猴儿,又岂能知道的那么多。”
“却引导孙大圣去了地府之流等等,写的非常好!”
靖王主动抱拳示意:“我也非常欣赏凌云的大才,能够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