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扫货曲筱绡,木构樊胜美 (1/2)

第十六章扫货曲筱绡,木构樊胜美

姜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落座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目光穿过窗外繁忙的都市景象,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昨晚重温欢乐颂的情景。

剧中,曲筱绡这个角色再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观点。

他突然觉得,曲筱绡的行为模式,以及她与剧中其他几位女性的关系,真的挺搞笑的,甚至带着一丝荒诞。

记得初次追剧时,姜平就对曲筱绡与安迪、樊胜美、关雎尔、邱莹莹等人之间友谊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

在姜平看来,阶级差异如同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将人们分隔在不同的世界里。

而曲筱绡,这个出身名门、性格直率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的女孩,更是难以与那些背景平凡的女孩们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她的行为,往往披着“我是为你好”的外衣,实则是对弱者的轻视和操控,这种行径在姜平眼中,是典型的社会阶层优越感的体现。

换位思考,姜平想象着如果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曲筱绡这样的人,恐怕也很难与之成为交心的朋友。

曲筱绡的行事风格,总是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强势,这种控制欲和优越感,让她难以平等地看待周围的人,无论是温柔内敛的关雎尔,还是天真烂漫的邱莹莹,都未能逃脱她的“审视”和“改造”。

至于樊胜美,那个背负家庭重担却依然坚强美丽的女子,在曲筱绡眼中,似乎也只是供她消遣的一个角色,一个可以随意点评、甚至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存在。

尤其让姜平印象深刻的是,剧中关雎尔与谢滨那段纯真的恋情,竟也被曲筱绡无端介入。

她未经允许便私自调查谢滨,还振振有词地指责关雎尔不信任她,这种行为简直是对“朋友”二字的极大讽刺。

“我这回最气小关的是,她其实从没当我是朋友。没有一丝丝信任我,她那小脑瓜总体水平跟傻帽儿差不多。我反而气不过了,我非要看看她中意的人是什么玩意儿。”

这样的话语,从曲筱绡口中说出,不仅让人感到寒心,更暴露了她内心深处对友谊的扭曲理解。

姜平深知,曲筱绡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内心深处那份对控制欲的渴望和对优越感的追求。

在她看来,作为上层社会的代表,拥有金钱和资源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可以随意评判、甚至践踏他人的生活。

然而,当这种“践踏”的对象换成了她自己,比如在某些场合下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她那种看似坚不可摧的自信便会瞬间瓦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脆弱和失态。

不过,姜平也相信,曲筱绡绝非轻易言败之人。

她的性格中蕴含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即便是在遭受打击和挫折之后,也不会一蹶不振。

相反,她很可能会从中汲取教训,调整策略,以更加成熟和理智的方式面对未来的挑战。

毕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够真正击垮一个人的,往往不是外界的打击,而是内心的崩溃。

而曲筱绡,显然不是那种轻易让内心崩溃的人。

姜平对于曲筱绡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她性格的一种直观感受,更是对她行事风格的一种深刻洞察。

在他看来,曲筱绡那种不拘小节、行事果断的作风,确实很像男孩子,尤其是在处理感情与事业的冲突时,她拎得异常清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保持这样一份清醒,实属难得。即便是在热恋之中,当工作与爱情发生冲突,曲筱绡总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先搞定事业,那份理智与决绝,让姜平不禁暗自佩服。

曲筱绡的精明不仅仅体现在她对事业与爱情的抉择上,更在于她那看似玩世不恭实则深藏不露的智慧。

虽然大学四年里,她似乎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埋头苦读,但每当关键时刻,她总能迅速调动身边的一切资源,无论是人脉还是知识,都能被她巧妙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利器。

这种快速学习、迅速适应的能力,让她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不仅生存了下来,还活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她总能以一些看似歪门邪道实则效果显著的点子,解决掉那些令人头疼的难题,连一向以冷静著称的安迪,也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当然了,这搔祸主要还是懂得怎么运用自己女性的身份,有钱,富二代,古灵精怪,长的也算漂亮,养一群舔狗还是没问题的。

姜平心中暗自思量,像曲筱绡这样聪明又懂得利用资源的人,绝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提升自己、拓宽视野的机会,而他,作为曲筱绡目前难以触及的高阶层人士,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宝藏”。无论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还是出于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曲筱绡迟早会主动找上门来,想要从他这里获得某些帮助或是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